窝牛号

陈育智,孩子们健康成长让我觉得幸福

陈育智,86岁,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哮喘防治中心主任。曾任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顾问及推广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儿科呼吸变态反应免疫学会委员(APAPARI)、过敏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ARIA)委员会委员、中华变态反应学会前常委、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前组长、顾问。

每周三,是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中心陈育智教授出门诊的日子。网上预约系统放号的一瞬间,所有号源就被家长们“秒光”了,挂号的大多都是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儿家长。无论孩子还是家长,他们都亲切地称呼她“陈奶奶”。

陈育智教授是我国儿童哮喘界的一位历史性人物,是中国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开拓者、首都儿科研究所特级专家、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顾问、全球过敏和哮喘患者联盟副主席。86岁高龄,早已功成名就的她,为了帮助更多的哮喘患儿,培养更多的医疗人员,仍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

走进陈育智的哮喘诊室,便可见到一块醒目的展板,上面贴有各种哮喘常用药的图示。家长们经常说不清孩子用了什么药,所以她就把各种药物的模样都展示出来,家长们立刻就能对上号了。

陈育智问诊特别细致,每一张检查报告单也要仔仔细细查看。“家是哪里的呀?”“最近咳嗽吗?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咳嗽?半夜会咳醒吗?”“每天大概吐几次痰?痰是什么颜色的?”“你们家里养宠物吗?养植物吗?家里潮湿吗?”“什么开始开始吃这个药的?吃了多久?每天吃几次?每次吃多少?今天吃了吗?”……在她看来,这些看似琐碎零散的信息,实际拼凑成了一张关于患儿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用药历史等各方面在内的全景地图,这张地图终将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指明方向。

曾经有一位外地的家长带着孩子和患病5年来的病历和检查结果来找陈育智,陈育智捧着那沓厚厚的资料,一张一张地仔细翻阅,并对身边的助手说:“这里面每一张每一页都记录着家长们的担忧和孩子们的不易。孩子的病情牵动着一家人的心,我们要用心、细心、耐心,才对得起他们千里迢迢赶来北京对我们的信任。”

为了方便与病人交流,陈育智专门为哮喘患儿建立了微信群。这个群很热闹,每当焦急的家长把孩子的病情症状和视频图像发到群里并@陈育智时,即使在深夜,她也会第一时间做出回答,提出建议。后来群里的家长心疼陈教授的身体,在群里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群里晚上十点之后不得发送信息,以免打扰陈教授休息。

陈育智1953年进入北京医学院,1958年毕业分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首都儿科研究所。上世纪80年代初,她开始钻研哮喘专业,先是在北京协和医院学习,1982年又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做访问学者。1983年,她学习结束,带着两个雾化泵、几瓶支气管舒张药物回到首儿所。更重要的是,她将国外医院的先进管理、治疗、实验方法都带了回来。又从国内采购了过敏原检测器械和试剂,陈育智教授带着几个年轻的轮转医生、一个护士,把首儿所的哮喘门诊开了起来。

近年来,在陈育智的帮助下,民航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首钢医院等近10家医院也相继开设了哮喘门诊。陈育智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过敏性疾病,不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在她的推动下,这些哮喘门诊都尽量不使用抗生素。民航总医院一直坚持哮喘患儿的全程规范化管理,并在儿童保健门诊开展了儿童生长发育的全程管理;八一儿童医院的哮喘门诊仅开设半年,输液率就降到了7%。

陈育智还担任过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组长,做过3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她还与同事们一起,制定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使95%以上的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在临床工作中,陈育智发现,哮喘的孩子和家长在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孩子不敢跑、不敢跳,在学校不敢上体育课,甚至不敢放声喊,担心这样做会诱发哮喘发作。陈育智呼吁,哮喘的孩子也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在看诊的时候,陈育智总是不忘向家长询问孩子的运动情况,并向他们推荐适合的运动项目。为了推广哮喘患儿运动康复的理念,陈育智组织成立了北京联众过敏和哮喘防治教育中心,并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哮喘患儿运动会。每次运动会,她都会亲临现场给家长和孩子们加油鼓劲。

哮喘病的控制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陈育智教授还逐步探索出了哮喘俱乐部的模式,定期举办讲座或夏令营,对家长进行科普,让他们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很多家长哪怕远在千里之外,也会专程赶来北京参加。

近年来陈育智教授还致力于基层医生的基础知识培训。她组织国内外呼吸、皮肤、心理、康复、心血管、变态反应、免疫、消化等领域的专家成立了“哮喘防控”微信群,随时解答基层医生的临床疑难问题。2015年,她开创了间歇式学习的方式,让基层医生每周三来儿研所门诊学习诊疗技能,其余时间回到工作岗位迅速临床实践。最近,由她组织编写的《基层医生哮喘与过敏性疾病诊疗手册》即将出版,这本书对于指导基层医生诊疗哮喘有着重要的意义。

陈育智说:“我80多了,还能做点事,很幸运。我要感谢我的病人和他们的家长,在哮喘治疗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多治病的启示,并且他们的健康成长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幸福感,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动力。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孩子们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代丽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