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王泰龄,中国病理学开拓者

王泰龄,93岁,我国著名病理学家,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北京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历届评委、中华病理学杂志常务编委等。1994年获卫生部“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主编、参编了《现代肝脏病学》《实用肝脏病学》《酒精性肝病》等多部肝病专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共14项。

“放心吧,从细胞核的形态和细胞排列来看,这是轻度不典型的增生,是不会恶化的。”王泰龄耐心地对一位前来询问病理结果的患者家属说。这些解释工作,对王泰龄来说,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可对于病人而言,几句简单的话语让他们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王泰龄,我国著名病理学家,今年93岁高龄,从事病理工作逾七十载。她声音爽朗,精神矍铄,现在每天坚持工作12小时,仍奋战在病理会诊的第一线。

王泰龄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治学道路上深受北京协和医院刘世豪、胡正祥教授等医学大家的影响和熏陶。她意识到,医学就像一棵大树,树根是各基础医学,病理科就是树干,枝是内外妇儿等学科。病理科要把根的营养送到树叶,也要从树叶吸收营养,也就是说病理必须结合临床。学习期间,王泰龄奠定了扎实的病理学基本功,养成了阅读专业期刊和文献的习惯,树立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做到最好。“最好”的标准就:严谨、认真、坚持,再把眼光放高一点。

新中国刚建立时,我国病理学研究很落后,全国从事病理工作的不到50人。许多院校想建立病理科,但苦于没有人。1953年,王泰龄调至第一军医大学(现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开展工作,承担卫生部病理师资培训班,创建各临床学院病理科。王泰龄在长春工作期间,除了留大体、切片、标本,同时开展尸检和临床病例讨论。她强调,尸检对于认识疾病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有一年,一位苏联专家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突然死亡,为查明死因,王泰龄前去做尸检,结果发现是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大出血。

1984年,王泰龄调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负责组建病理科。在她的带领下,中日友好医院率先在我国成功开展免疫组化技术。后来,病理学会在全国范围把这项技术推广开来。

王泰龄特别珍惜时间,最高兴的就是每天都能过得充实,多做一些工作。1996年退休后,王泰龄致力于肝脏病理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认真积累资料,拓宽对肝病病理的认识,加强临床病理交流;认真做好全国肝病病理学习班的历次讲课,积极培养人才。鉴于她在肝病病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于2014年9月授予其终身贡献奖。2015年,王泰龄承担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中病理诊断标准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总结了10年的肝穿病理,力求密切结合临床并与国际接轨。

王泰龄曾兼任中华医学会北京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历届评委、中华病理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务。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先后为我国《肝炎防治方案》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慢性肝炎病理分级分期标准,重型肝炎、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等病理诊断标准。主编、参编了《现代肝脏病学》《实用肝脏病学》《酒精性肝病》等多部专著。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共14项。

王泰龄说:“病理科大夫并不比临床医生高明,只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病变,而临床医生要‘隔着肚皮’分析病情。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从病理分析疾病的临床过程,帮助临床确诊。”

王泰龄教授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许多厚厚的文件夹,这是她这些年所有会诊病例的切片和临床资料,近7000份。她说:“病理科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县一级的医院也必须有病理科。我希望在最短时间,尽快地把我了解的各脏器病变规律,告诉年轻医生,为他们提供学习平台。我国病理发展与国外还有差距。咱们国家病种多,病人多,假如我们好好总结,我相信,几年以后应该是全球都看中国的资料。” ▲(生命时报记者 张彤)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