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罗玲,共产党员先上

专家小传:罗玲,42岁,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负责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任重庆市医院协会呼吸内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内分泌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呼吸病专委会烟草病学组成员,西南呼吸介入联盟理事,《临床肺科杂志》通讯编委。

2020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接到赴湖北支援抗疫的通知时,罗玲正在老家过年。她第一时间报名,告别了家人,连夜驱车300多公里赶回重庆。

作为重庆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重症组)成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副主任,罗玲带队奔赴湖北孝感。在57天的援鄂抗疫工作中,她先后与8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共历生死,帮助30余名危重患者转危为安,所接管病区无一例死亡。

罗玲和队友刚刚入驻孝感市中心医院时,那里的情况不容乐观,患者众多、重症患者数量大、医护人员缺口严重。了解情况后,罗玲带领队友们签下了请战书,要求到抗击疫情最困难的前线——重症病房。

进入隔离病区的第一天,医务人员对医院环境、病历系统、患者病情等均不十分了解。面对未知的险境,作为一名拥有1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罗玲提出让党员先上,让有经验的同志先上。她主动承担起第一个夜班,了解患者病情,梳理工作流程,为下一班的医生上岗做好准备。

在隔离区,换上严密的隔离服,所有医护人员都感觉听力下降、呼吸费力,做任何动作都困难。“一句话经常要重复说几遍,声调要比平时高八度,时间一长,感觉喉咙都在冒烟。”下夜班后,她又带领队友进入隔离病区逐个查房,往往连续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她仔细分析每位患者的情况,不仅用精湛的医术医治患者身体上的病痛,也为患者送上真诚的关怀和鼓励,使患者们增加了抗击病魔的信心,各项指标逐渐好转。

在罗玲的带领下,肿瘤医院医护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2月6日,罗玲所在的病区迎来首批出院患者,那一天,孝感只有3℃,天下着雨,但在罗玲和队友的心里却感到冬日的暖阳,心里特别高兴。

经过短暂休整,罗玲和队友再次接管了重症隔离病区,这是一个新开的病区,主要收治那些来自基层医院、治疗效果不好的危重病人。短短两三天,新病区就住满了病人。这一次,罗玲又冲在了最前线,从评估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到患者面罩的佩戴、呼吸机的调节、床旁超声的辅助,罗玲亲力亲为,把握好每个细节。

“呼吸衰竭,鼻导管吸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高浓度面罩。”罗玲所在的隔离二病区,颜阿姨的新冠肺炎较为严重,而且她还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入院后并发了脑梗死。救治这样一位危重患者,罗玲与同事们拼尽全力与死神展开拉锯战,慢慢的,血糖下来了,血压正常了,营养神经的药物、抗炎、抗真菌的药物加上了,颜阿姨的病情逐渐好转,终于把她从生死边缘牢牢拽了回来。

罗玲的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不少患者送来亲笔感谢信。其中一位患者写道:“尊敬的罗玲医生,衷心感谢您的治疗,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您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孝感支援,让我在病魔前获得新生!谢谢您,和平时代的战士!”

作为一名医生,罗玲做到了在医学院宣誓时所说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一名党员,她身体力行,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作为肿瘤医院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孝感中心医院一分队的支部委员,罗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10余名同志向党组织靠拢并火线入党,让鲜红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今年10月,罗玲荣获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肩负荣誉,我深感荣幸与欣慰。这份荣誉,并不属于医疗这一个行业,它属于全社会各行各业。这份荣誉,也不属于我个人,属于和我一样所有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获奖后,罗玲说,荣誉属于过去,是对我既往工作的肯定。未来,她要尽一个医者所能,攻坚克难,治病救人,时刻保持进取心,提高自身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何璇 熊志翔)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