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精神疾病就诊率严重不足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 石 川

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 郑 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 曹庆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王学义

本报记者 张 芳 欧阳云霜

近年来,整个社会对精神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在7月5日开幕的华北地区第十七届精神医学研讨会上,众多专家表示,仍有不少精神心理问题被严重忽视。

焦虑,因躯体症状漏诊

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焦虑相关障碍是我国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终身患病率为7.6%,12月患病率是5%。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焦虑的整体诊断率严重不足。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石川说,焦虑患者常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国外研究显示,约87%的广泛性焦虑患者首发症状在躯体,其中胸痛和睡眠障碍最常见,患者首诊大多在非精神专科,因此极易漏诊。一般认为,焦虑相关障碍在综合医院就诊人群的占比为13%~25%,美国统计,家庭医生诊断的焦虑患者只有3.6%,远远低于预估。

据石川介绍,焦虑及相关障碍可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惊恐障碍、场所恐惧(比如在广场、电影院、电梯等地)、特定恐惧(忍受或接触某类恐惧而产生的强烈焦虑)、分离性焦虑、选择性缄默和其他焦虑。不同类型的焦虑有着略微不同的躯体相关症状。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焦虑中最多见的一种,主要是指非特定环境下,在几个月的大多数时间里持续出现显著焦虑。比如,日常生活中对负性事件表现得过度担忧,或出现预期性忧虑;甚至一点小事就焦虑得不行,担心孩子上幼儿园会被车撞、老人出去旅游会出意外等;总是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且易激惹。常伴随一系列躯体症状,如肌肉紧张、坐立不安、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等,尤其是出现胃肠症状。消化科诊断的胃心综合征,心内科诊断的颈心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很有可能存在焦虑障碍。

而惊恐障碍是指反复出现、不可预测、没有特殊诱因的强烈恐惧,躯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濒死感、大汗、手抖、心慌等,且会持续很长时间,由于惊恐发作症状与心梗类似,患者常会担心自己得了心脏病,然后跑去心血管病科就诊。疑病症也被归类为焦虑的一种,称为健康焦虑障碍。这类患者会因各种原因,主观扩大负面感受。比如,由于对缺血较为敏感,即使血管堵塞并不十分严重,患者也会感觉严重胸痛和胸闷。

2014年加拿大出台的焦虑及相关障碍实践指南强调,应加强对患者的焦虑障碍筛查。石川说,这是提高焦虑诊断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多动,很多延续到成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但ADHD并非儿童的“专利”,成人也有。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介绍,有研究显示,15%~65%的儿童ADHD患者会持续至成年期,但其症状表现与儿童期不同。

注意力缺陷。患儿常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专心听讲,很难按照家长老师的要求完成一件事,容易丢三落四;到了成年,这些患者会表现为做事拖延、效率低、老迟到,上班、开会容易走神,时间管理能力差。

多动。儿童期的多动很明显,如手脚扭动、坐立不安,过分地跑动、攀爬,讲话过多;成年人的多动会转化为内心的不安宁感,表现为计划过多,不断地在家庭和工作中“找事”“挑事”,有时甚至会因为“停不下来”而成为工作狂。

冲动。小时候的冲动行为多是不经大脑、脱口而出,无法耐心等候和常常打断他人,而成年期的冲动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如开车超速、无法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常常动怒,频繁辞职,容易成瘾等。

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郑毅说,成人多动症的患病率约为4.4%,与抑郁症的发病水平相当,但其被诊断的比例很少,通常被误诊为人格障碍而得不到有效治疗。曹庆久介绍了一份成人ADHD自评量表,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到精神心理专科寻求帮助:1.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与他人的谈话上,即使是面对面交谈;2.在开会或者需要保持坐着的时候,会离开座位;3.闲暇时感觉无法放松;4.谈话中爱抢话;5.将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6.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将生活过得有条不紊。

慢病,与儿时创伤有关

从心血管疾病,到内分泌疾病,再到呼吸系统疾病,众多躯体疾病可能都与早年应激和创伤有关。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王学义说,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常会相互作用,并慢慢累积至发病,究其源头,有些甚至从胎儿起就开始了。

心血管疾病:胎儿尚在母体内时,母亲由于受到创伤出现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管收缩,可致使胎儿供氧不足,影响心脏发育。

代谢性疾病:国外研究发现,母亲孕期如果遭遇特大冰雹灾害,出现应激,孩子5.5岁时的肥胖风险会增加;胎儿期和婴儿期遭遇过飓风灾难的,儿童期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会增加22%。

呼吸系统疾病:数据显示,怀孕期间母亲的创伤应激与6岁以下儿童喘息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婴幼儿期遭受虐待后,患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风险增加;去除遗传因素后,不良的儿童期经历与儿童哮喘的诊断仍存在相关性。

加拿大一项研究更显示,儿童期遭遇躯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和家庭暴力后,躯体疾病风险会明显增加1~2倍,包括肥胖、关节炎、偏头痛、中风、肠道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乃至癌症等。

应激的发生与创伤条件、暴露时间、持续时间、应激强度均有关。王学义说,一旦发生创伤,通常在事件后的24~48小时内进行干预效果最好,而集体晤谈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其特点是: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比如谈谈创伤性事件的经过,坦言自己因无能为力而产生的内疚、自责;获得支持和安慰,了解人在面临紧急意外时,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通过动员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淡化创伤体验,树立日后能恢复的信心。▲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