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吃荔枝为何会把人“撂倒”?吃之前学会4件事

荔枝是这个时节不可错过的美味:外壳鲜红透绿,果肉晶莹脆滑,一口吃下去,甜到了心坎里……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自古以来,荔枝因色香味俱佳,被人们所喜爱,享有“果中皇后”的美名。

每当想要大快朵颐到时候,“空腹吃荔枝会出现昏迷”“吃荔枝吃多了会得荔枝病”的消息也跟着一起来了。

图源网络截图

到底什么是“荔枝病”?怎么吃荔枝才安全?《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赵力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中国注册营养师 刘萍萍

吃荔枝为什么会吃出“病”

荔枝本身对人体没有害处,所谓的“荔枝病”,是指一次性大量食用新鲜荔枝后,出现了类似低血糖的症状,严重者也可能发生昏迷、惊厥、血压下降等危险情况,急救不及时也可能导致死亡。

很多人会疑问,荔枝本身含糖吗,为什么还会导致“低血糖”?

一般来说,水果的甜是由蔗糖(可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和果糖两种糖类物质决定的。我们机体所有细胞活动基本上是靠葡萄糖提供能量。

荔枝中的糖分以果糖为主,这种糖不能被身体直接吸收利用,需要肝脏经过一番周折,将其转化成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利用。

因此,空腹大量吃荔枝容易导致头晕、面色苍白、乏力等低血糖症状。还有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和浮肿等症状,是因为他们体内缺乏代谢果糖所需要的酶。

值得注意的是,荔枝中还含有一些有毒成分,比如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次甘氨酸A,这两种毒素在没有成熟的荔枝中含量较高。

未吃主食的情况下大量吃荔枝,体内糖原耗竭,人体就会动用脂肪、蛋白质来供能,但荔枝中的两种毒素会抑制这个过程,从而导致人出现低血糖。

关于吃荔枝的几个疑问

吃荔枝会上火?

很多人吃完荔枝后,出现眼皮肿胀、喉咙疼痛、长痘痘等“上火”的症状,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这些症状更多是炎症或者过敏的表现。

因其糖分高达16.6%,是西瓜、草莓的2.5倍,高糖分摄入容易让人口干舌燥,也会加剧长痘痘。糖分代谢会消耗人体内的B族维生素,会引起口角炎。

吃后开车会被“酒驾”?

贮藏过程中如果氧气浓度过低,就会促进荔枝无氧呼吸,积累酒精等物质,人食用后,口腔内就会留下酒味。

实际上,荔枝产生的酒精量非常小,随着人体呼吸和说话,酒精都可以被挥发掉,一般几分钟后就测不出“酒驾”的效果了。

皮很厚为什么易变质?

很多人好奇,荔枝有一层坚硬的外壳,为什么比薄皮的苹果更容易变质?

其实,平常吃的白色半透明部分并不是荔枝的果肉,而是假种皮,一种覆盖在种子外的特殊结构。

荔枝的果皮分三层,第一层(硬壳)和第二层(“果肉”)之间,连接的不是非常紧密。第二层水分损失后收缩,和外壳之间形成间隙。外壳绽裂后,通气性增加,锁水能力丧失。

原本用来通气的孔道被堵塞,内部没有了氧气,转为无氧呼吸,产生有酸味的物质,果实就这样变味了。

保鲜要用药水浸泡?

荔枝变质难以通过简单防腐剂防控,因此其保鲜一直是个难题。

有传言称,商贩为了保鲜,荔枝都是用“弱腐蚀性药水”浸泡过的。其实,从其变质机制可以知道,泡“弱腐蚀性药水”一点用也没有。

如果真的看见过荔枝泡“药水”,那其实是柠檬酸、食盐、冰水等的混合液,它们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加工助剂,可放心食用。

怎么吃荔枝才“安全”?

荔枝古名为“离枝”,意为离枝即食。虽然做不到采摘后立刻食用,但以下几个要点一定得知道。

挑选时看外皮

最好买熟透的,果皮绿中带红,成熟度最佳。新鲜未处理的荔枝,捏上去很硬,果皮凸起尖锐、扎手、纹路深,连接果蒂的枝是绿色的。

未完全成熟的荔枝中,毒素含量更高。颜色过红或红中带黑的可能有人工喷洒、浸泡盐酸染色的风险。

不要空腹、大量吃

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还应保证正常吃三餐,至少要吃一些富含淀粉的食物,以保证血液中有足够的血糖浓度。

每个人的耐受力不同,目前科学家无法给出推荐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吃200~350克水果是适宜的。按照一个荔枝20克计算,大约10~17颗,千万别按古诗中“日啖荔枝三百颗”来吃。

剥荔枝可以不脏手

很多人说找荔枝上面的一条线来打开,但是很多荔枝长得不一样,是没有那条线的。其实,捏住荔枝的顶端后轻轻一挤,荔枝口就开了。

需要注意的是,捏的部位不要太靠下,不然可能会把荔枝的汁水挤出来。

这些人要忌口

以下几类人,尽量不吃或少吃荔枝:

孩子和抵抗力比较弱的人群。他们本身对毒素抵抗力就差,所以要尽量少吃。糖尿病患者。他们血糖调节能力比较弱,容易出现餐前低血糖的情况,也要谨慎吃荔枝。肥胖患者。荔枝高糖、高热量,大概每20颗荔枝的热量就与一碗米饭(2两生米煮成)相当。口腔、咽喉疾病患者。本身就有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炎等不适的人,也要尽量不吃荔枝。▲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