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马青变,直面挫败,源于对生命的敬畏

马青变,43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心脏骤停领域,率先在国内开展复苏后目标温度管理,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等。获2019年度中国医师协会“优秀全科专科指导教师”,2019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女教工”,2020年北京市抗疫先进个人。

并不是每一次急救都会有理想的结果。虽然现代医学飞速进步,但病痛的严酷性和复杂性仍然超出想象,还有太多未知的生命难题需要去攻克。作为一位急诊科医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急诊科主任马青变每日穿梭于不同的抢救中,体会着生命的坚韧,也感叹生命的脆弱无常。从事急诊工作15年,会因为成功抢救病人而愉悦,也会因为抢救无效而痛心,但却不会放弃病人“向生”的希望。

直面挫败,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挚爱。“我的性格不服输,探讨问题时打破砂锅问到底,还乐于和大家分享经验、交流工作心得。”马青变说,北医三院急诊科的工作和学习氛围跟自己很“投缘”,这也使得她能够扎根急诊。在马青变看来,急诊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医生首先具备奉献精神,同时业务全面、技术娴熟,而且要胆大心细,关键时刻具有果断决策的能力。作为医生,只有意识到每个鲜活的个体对家庭、对整个社会有多重要,才能敬畏生命,不断成长。

谈及持续追求专业精进的动力,马青变说“直面挫败,不断反思,从失败抢救中学习经验,推广救治方案”。她用行动践行“敬畏生命,胸怀责任”。在一个寒风凌冽的清晨,救护车送来一位病情危重、休克的19岁大男孩,其宿舍同学提供的病史是发热、咳嗽5天,刚进抢救室门还未来得及倒到抢救床上,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场的所有急诊医护人员扑上去奋力抢救了将近3个小时,但他还是离开了。一种“想抓而抓不住”的感觉刺痛着马青变的心,对年轻的生命,却无力挽回的沮丧,她内心悲痛、无奈。最终知道他的病因后,马青变去病案科查阅了几十年来所有记载的青少年肺栓塞的病例,深入研究这些病例,总结他们的特点,一遍一遍给身边的医生讲,外出讲课时也给基层的医生讲,只希望不再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一场疫情防控的全民战争在全国打响。按照上级决策部署,北医三院立即行动,在院领导的领导下,马青变深扎一线,统筹全局,稳扎稳打,展开对急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360度管理。针对医院组建三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她克服困难,派出最佳人选全力支持;根据新冠暴露风险程度提出急诊区域红、黄、绿院感风险管理策略,以及急诊灰色地带、重点人群管理理念,优化了疑似新冠患者的诊治流程和院感排查流程,实现了在高风险的急诊区域快速准确的筛查新冠患者同时,院内急诊患者零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满意答卷,这些管理举措同时分享给了国内同行。

带领团队牵头制定了国内首部“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成年患者院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实践。抗疫同时带领急诊全员开足马力为约8万人次急危重患者提供急诊急救医疗保障,抢救成功率达89%,确保疫情期间生命线畅通,为医院大医疗的运转提供了重大支持和重要保障。

作为急诊科带头人,马青变带着队伍“浸泡”在科室里,学习、工作、思考,头脑风暴,加强急诊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树立新目标,不断完成目标;科室强化人才梯队建设、为科室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台,注重医疗、科研、教学上全面提升,在这种强大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急诊科有一支年富力强、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队伍,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为救治更多患者。”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王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