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结核病仍是全球公卫危机

开栏的话

公共卫生对促进公众健康至关重要,新冠疫情下,如何构建强大的公卫体系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生命时报》与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开设“世界公卫人”栏目,邀请全球专家畅谈公共卫生对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的重要意义,分享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真知灼见。

受访专家:中国防痨协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 徐 飚

本报记者 张 健

结核病,又称“痨病”,曾有“白色瘟疫”之称,迄今仍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每天有近3万人患病,约4400人死亡。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近年来将其纳入“健康中国战略”,设立专项经费,免费为患者提供检查服务和治疗药品,结核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果。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仍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今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为“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在此之际,《生命时报》专访中国防痨协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徐飚。她强调,终结结核病流行需要打好组合拳,发挥公共卫生体系在防治疾病中的主力军作用。

中国防痨协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徐飚

我国面临结核病高负担

生命时报:结核病防治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什么,发挥了哪些作用?

徐飚: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吸入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次是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结核、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

控制结核病最重要的是控制传染源,也就是发现和彻底治愈痰菌阳性的结核病人。在这个过程中,公卫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牵头负责管理辖区内结核病防治工作,对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指导、管理和考核,发挥“牵头抓总”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在疾病防控体系的主导下,我国构建了完善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结核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果。

生命时报:结核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对居民健康有何影响?

徐飚:我国一直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新发结核病例1060万,致死人数160万。其中,我国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8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发病数位列第三,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印度。

结核病是困扰人类健康数万年的古老疾病,新冠疫情暴发前,它一直位居致死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前列。结核病可累及全身除毛发和指甲以外的所有器官,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疗程长、治疗费用高,患病后劳动力下降,这些均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

生命时报:我国是如何一步步认识到结核病防治重要性的?

徐飚:过去,生活贫穷、营养不良者是结核病高发人群。欧美国家在第一个抗生素出现前,结核病的发病率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下降了。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条件不断改善,我国也非常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组织结核病筛查和治疗,包括普遍接种卡介疫苗,结核病得到明显控制。

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们一度以为结核病已经不再是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因其病因明确、检查简单快速,同时又有异烟肼、利福平等有效药。

直到1993年,世卫组织突然宣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我们才认识到结核病在全球依然是严重的公卫问题。

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流行,导致非洲等地区的结核病暴发传播。

其次,贫困地区结核病流行情况被低估。

再次,缺乏有效的结核病防治策略和行动,造成低等和中等收入国家成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另外,由于结核病治疗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创新药,使得耐药结核病在全球流行日益加剧。

耐药结核病诊疗须完善

生命时报:近年来,我国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徐飚:1981年起,国务院相继制定实施了两个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截至目前,我国在结核病防治方面重点开展了几项工作。

推进结核病控制项目

1992年,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13个省(自治区)开展“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世卫组织提出的DOTS策略,即政府承诺持续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

对就诊病人进行痰涂片检查;

所有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每次服药都要在医务人员的直接面视下服用,并进行记录;建立药物供应体系;

设置可评估治疗效果的结核病记录和报告系统。此后,全国15个省(自治区)实施了“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

在全国推广DOTS策略

虽然我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是世界银行卫生项目中成本效益最好的,但还远达不到世卫组织“涂片检查阳性病人发现率达到70%”的目标。为此,2000~2005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DOTS策略。

到2006年,全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为79%,治愈率达92%。

我国如期实现了世卫组织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出的结核病发现率和治愈率超过70%和85%的预期目标。

建立全程关怀体系

2010年,我国开始以控制传染性肺结核为主要策略,加强耐多药结核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后来,又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健康中国战略”,免费为患者提供检查和药品。

目前,我国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防、诊、治、管、教”全流程关怀服务体系。据估算,结核病发病率已由2000年的107/10万降至2021年的55/10万。

此外,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诊断时间从2个月缩短至2小时;通过全面升级药物,使普通结核病患者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新药的引入使耐药结核病治愈率从40%提升至53%。

生命时报:当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还存在哪些短板?

徐飚:我国已建立起完备的结核病防治体系,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包括,耐药结核病、人群结核菌感染率较高、对感染和预防性治疗缺乏诊断和效果判断标准。

耐多药结核病,指结核病人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这两种药物耐药,而通过分子诊断方法可快速识别利福平耐药患者。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核病新发病例中耐多药/利福平耐药比例为3.4%,有既往抗结核史的病例中耐药率达19%。

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获得性耐药,主要是患者因种种原因不规范治疗产生耐药;另一种是感染耐药菌。一旦发生耐药,会导致诊断难度增大、治疗时间延长、费用高昂、治愈率低,耐药病人最短也要治疗6~9个月,费用比普通患者高很多,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的治疗时间最长要2年。

目前,我国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发现能力、诊断水平、治疗覆盖率都尚不理想,随着时间推移,耐药患者将越积累越多。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约有18%的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其中儿童青少年感染率较低,约为3%~8%,老年人感染率高达30%。

受到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一生中约有10%的机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几率会大大增加。

因此,防结核病是一个终身需要关注的问题。

目前,预防性治疗主要针对免疫缺陷人群、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阳性人群和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由于缺乏对结核感染和预防性治疗效果判断的客观标准,以及对人群结核感染负担了解不足,我国对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难度非常大。

战胜结核病,打好组合拳

生命时报:想要达成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我们该如何应对?

徐飚:目前,结核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是耐药和老年人群结核病与慢性病共患,要想终结结核病流行,必须要将耐药结核病控制好。这就需要政府多部门、全社会和每个人共同努力,从筹措资金、加强人才培养,到提高快速诊断水平、临床治疗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再到社区家庭支持等各方面,都要打好组合拳。

政府加强领导

结核病是以贫困、脆弱人群为主的重大传染病,没有政府牵头决策,单靠医疗机构,不可能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政府需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政策,如在全国范围内将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纳入医保等,对贫困患者进行救助;完善服务体系,包括分级诊疗、加强转诊和综合防治服务。

做好医防合作

公共卫生、临床专业部门和专家要共同制定防治策略,早期发现病人,优化治疗方案,全程管理患者,预防耐药。

公共卫生体系和定点医疗机构是我国结核病防控的执行者,要努力做好卡介苗接种、患者早期发现、临床规范诊疗、健康管理、药物供应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同时,动员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共同遏制结核病流行和传播。

推广分子诊断技术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耐药结核病快速诊断水平,尽早发现耐药结核病患者,控制传染源。

生命时报:个人在结核病防治中应注意什么?

徐飚:第一,了解结核病知识。如果身边有肺结核患者,或与结核病患者有较密切接触,要注意防护和体检。如有连续两周以上咳嗽等不适症状要尽快就诊,没有不适症状也应定期检查(6个月或1年)。

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在学校、办公场所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加强运动,提高抵抗力。

第三,患病不要恐慌。结核病是可预防可治愈的,最重要的是尽快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