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朋友越多越好?研究发现,青春期有5个朋友最合适

受访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心理学教师 曹大刚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施婕

在校园环境里,孩子们常被贴上各种标签,除了“学神”“学霸”外,还有一个考量维度,喜欢交际、朋友众多的人被称为“社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几乎没什么朋友的人则被称为“社恐”。“社恐”和“社牛”,究竟哪一类型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呢?国际著名医学期刊《elife》近期发表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从科学角度回答了大家的疑问。研究指出,青春期的孩子,拥有5个朋友,对于学习认知、身心健康最有裨益,多于6个,或少于4个,都不太理想。

关于朋友数量和友谊质量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一种权衡。朋友少而精,有助高质量的沟通、亲密关系的建立,但也存在一定不稳定性,一旦有人比较忙碌或缺席,势必减少朋友间交流互动的可能性。朋友多而广,虽然增加了社会互动的范围和机会,但由于人的精力有限,朋友关系容易陷入泛泛之交,无法形成高质量互动,更难以产生互帮互助的有效影响。此外,花太多时间用于朋友社交,无疑挤压了学习时间,也非明智之举。

为找到最佳平衡点,研究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数据调研,其中包括一项针对7500多名青少持续两年的跟踪调研,以及一项包含16000多名青少年的数据收集。研究考察了亲密朋友的数量与认知能力、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健康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亲密朋友数量维持在5个时,孩子的认知能力、注意力、社交能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

青少年时期,是人们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心理学家将这个“破茧成蝶”的过程称为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朋友的作用甚至超过了父母和老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心理学教师曹大刚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个时期,孩子们会努力探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朋友则是帮助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伙伴。朋友对青少年来说有很多‘功能’,这些‘功能’包括:陪伴、同盟、帮手、鼓励、亲密分享和情感支持。”

这项研究指导意义在于,不仅凸显了朋友在青少年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还将朋友的数量进行了科学量化。曹大刚分析:“虽然人们常说,人生有一两个知己足矣。但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维度看,一两个亲密朋友,朋友气质类型相对单一,也不排除朋友很忙、自己落单的情况。朋友太多,容易缺乏方向感,不易于建立亲密关系。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所说,朋友太多意味着没有朋友。5个朋友,不管是看待世界的价值观,还是每个人的气质类型,都相对丰富和多元,对于青少年建立稳定的人格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提升了孩子识别、判断、筛选和整合多重信息的能力。”

5个朋友的相处模式,既可以呈现以单人为中心的辐射状,也可以是一个团结的小集体。曹大刚认为,这非常有利于青少年的自我成长。多个孩子一起学习、玩乐,在团体活动中可以分配不同角色,发挥不同功能,孩子们相互协作,互帮互助,相互完善,逐渐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

亲密无间的小集体,有时候还能起到治愈和帮扶的作用。曹大刚指出,青少年常常表现出一种很强的仿效性,最愿意效仿朋友的行为,因此朋友间的示范作用,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校正,所谓“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曹大刚也强调,在朋友的选择上,需要进行“三观”的甄别,这方面,家庭和学校更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