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如何成为这个冬天最会搓澡的人(南方人入门版)

对很多人来说,搓澡是人生不可舍弃的乐趣,尤其冬天,洗个热水澡再搓搓泥儿,搓下的“泥”越多,就越有成就感,摸着自己光滑的皮肤,好像从内到外都“干净”了。

但搓澡也是有讲究的,中间一个环节出错,就可能造成皮肤受损。《生命时报》邀请皮肤科专家,列一份“冬天搓澡指南”。

受访专家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教授 杨希川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陈明亮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董正邦

古人的“洗浴一条龙”

早在殷商时期龟甲上记载的文字中,就有「沐」「浴」等字,「沐」的字形就像双手捧着一盆水在洗头发,「浴」字则像将人置于一个器皿中,并在人的两边加上水,以此来模拟出洗澡的画面。

秦汉时,古人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

大概从宋代开始,浴室逐渐走向平民化,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各种公共浴池带来的洗澡服务。

清代扬州浴池

古人用什么来搓澡?

一开始,人们发现淘米后的水有去污的功效,便拿来洗头发用;之后,又发现了皂荚,一种用植物肥珠子制成的肥皂、用草木灰和猪胰脏制成的胰子、用豆子制成的澡豆等等,这些都慢慢成了洗澡时的好帮手。

考古学家挖掘出来西汉时期的文物搓澡石,也是用来清除身体上的污垢,与现代的搓澡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现代人洗澡为了让身体更清香会使用香皂。古代人洗澡则是用澡豆,豆面加上香料混合在一起,揉成一个个小球。洗澡时用澡豆擦洗身上,可以让身体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小搓怡情,大搓伤身

很多北方人洗澡时,喜欢用澡巾用力地搓,搓到身体出现“泥”,才会感觉洗干净了。

其实,搓澡搓出的“泥”,是人体每天新陈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以及身体分泌的油脂等。人体的皮脂腺每周分泌的油脂,有150~250克左右。它们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

皮肤科医生认为,过于用力搓澡,可能会增加皮肤病风险。

破坏角质层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使劲用搓澡巾搓的确会破坏这层保护膜。

当角质层被大量刮脱,皮肤屏障结构会随之减弱,给皮肤表面定植的细菌微生物创造入侵的有利条件,一旦擦伤便有感染的风险。

皮肤科专家朱学骏曾在微博表示:使劲搓澡除了搓去死皮,还搓掉了皮肤乳化膜,破坏屏障,造成皮肤瘙痒。

诱发或加重皮肤病

用力搓到很红,容易让皮肤发生皴裂或瘙痒,如果再加上使用香皂、沐浴露,会使皮肤变得更干燥,引发干燥性皮炎。

一份冬季搓澡入门攻略

进入冬季后,汗液分泌明显减少,皮肤变得异常干燥。到底需不需要经常搓澡?怎样搓澡才能保护皮肤?

搓澡工具

搓澡巾硬质粗糙的表面材质+大力出奇迹的物理攻击,很容易损伤皮肤屏障,除了让人干痒,还会增加皮肤病风险。

临床发现,有些成年人身上长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水瘊子本来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和儿童,经常使用搓澡巾搓澡,尤其是用力搓澡时,皮肤的角质层就会遭到破坏,降低对病毒的抵抗力,使皮肤病风险增加。

建议用毛巾替代搓澡巾,将沐浴露涂抹身体,停留3~5分钟后再用水冲掉,这时角质层已经软化,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洗就能把“泥儿”搓下来。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可使用搓澡巾。

搓澡力度

不要搓得又红又肿,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建议日常勤洗澡,但不是“攒着洗,用力搓”。

搓澡频率

杨希川教授表示,一个月左右搓一次就可以,频率太高反而伤害皮肤。

少用沐浴液

沐浴液属于化学合成洗涤剂,长期过量使用,其中的化学物质被身体过多吸收,会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

应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

常用清水洗澡

皮肤较脆弱的老人、幼儿尽量使用清水,沐浴液等清洁用品最好一周使用一次。

对于一般人,出油较少、易干燥的四肢也可仅用清水冲洗。注意水温不易过热,否则会加重瘙痒、干燥。

洗澡后涂保湿霜

洗完澡后,在手臂和腿部涂上保湿霜以缓解干裂、瘙痒等症状,凡士林、尿素、硅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应根据皮肤干燥程度,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涂抹次数,直至皮肤湿润为止。如果平时患有湿疹,皮肤比较敏感,可选择不含香料和防腐剂的保湿霜,减少过敏几率。▲

互动提问

你们管搓下来的“泥”叫什么?写在评论区吧~

本期编辑:邓玉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