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漫绘科普】流出的血,是被什么“止住”的?

开栏的话

氧气如何送达人体各处的?血管是怎么一点点堵住的?为何呼吸系统总受病菌侵犯……

有时,医学保健知识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抽象难记的。

生命时报开设“漫绘科普”栏目,以形象的绘画,让这些知识“活”起来,让你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血是如何被止住的?

生活中,划擦磕碰是常有的事,即使引起小血管受损出血,几分钟内也能自行止住。

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理性止血,它是机体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一方面能迅速形成止血栓,避免血液流失;另一方面将止血反应限制在损伤局部,保持全身血管内血液的流体状态。

本期,《生命时报》带你看清身体自行止血全过程。

审核专家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于凡

本文作者、编辑丨徐文婷

绘图丨马宏亮

血管收缩变窄

血管被割破的瞬间,受损部位及附近的小血管会收缩变窄,血流量随之减少。

修理工血小板苏醒

血管破损处有胶原纤维暴露出来,感应到它的存在后,原本沉睡的“修理工”血小板瞬间苏醒,前赴后继奔往破损处。

血小板召唤更多同伴

短短一两秒内,伤口附近的少量血小板会黏附在胶原纤维上,迅速伸出“触手”牢牢牵住同伴,同时释放出“致聚剂”召集更多同伴。

抱团堵住伤口

流经破损处的血小板不断苏醒、靠拢、抱团,形成止血栓,堵住了伤口。

纤维蛋白逐渐显形

血管受损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原本“隐身”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损伤部位逐渐显形,并交织成网,以加固止血栓。

止血栓形成血痂

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形成痂,达到永久性止血。在完成止血使命后,“隐士”纤维蛋白会功成身退,重新隐居于血液,止血栓随之逐步溶解,血管大道逐步恢复往日的畅通。

生理性止血分为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它们相继发生并相互重叠,彼此密切相关。

- 完 -

人体发生出血时,可通过压迫止血,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 使用干净的纱布、手绢或毛巾直接按在出血区,适用于血流缓慢的普通小伤口;

② 用手指压住出血点附近的动脉,达到阻断血运、快速止血的目的,适用于伤口大一些的情况。一般压迫15~20分钟就能暂时止血。

若伤口较大、较深且出血较多,需用纱布等在伤口处加压包扎,同时赶往医院或拨打120,进行后续的清创消毒或缝合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扎绷带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每隔20~30分钟就得松开1~2分钟,以免造成患处组织坏死。▲

本期编辑:赵子莹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