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侯晓彤,从“死神”手中抢人

侯晓彤,51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主任委员。曾获“北京市科技新星”“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北京有突出贡献专家”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等。

侯晓彤是我国第一位建立体外循环、机械辅助循环和危重症一体化科室并形成一整套贯穿心脏手术全过程的救治体系的专家。30余年来,他一直奋斗在救治危重患者的第一线,是国内最早利用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MO)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专家。

我国体外生命支持专业起步晚、发展慢,落后国际30年,很多急危重症患者因缺乏有效的救治手段死亡。侯晓彤自大学即立志投身于体外生命支持专业,一直致力于循环辅助装置的研发和ECMO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于2007年赴美留学归国后,在ECMO器材短缺、专业人员不足、管理经验落后的困境下,率先将ECMO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患者,并身先士卒冲在临床治疗的第一线。他管理着安贞医院的心外重症中心,还带领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殊小组——ECMO小组。小组成员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奔赴院内急诊或院外急救,从“死神”手中抢人。

针对我国ECMO区域开展不均衡等难题,侯晓彤牵头制定了 “中国开展成人体外膜肺氧合项目建议书”及“成人体外膜氧合循环辅助专家共识”,为国内ECMO从业人员提供了专业指导。而在侯晓彤心里,ECMO不仅仅是一套医疗设备,它重新划定了死亡的分界线,它是上帝交给医生除了手术刀、特效药之外的另一个可以为生命全力以赴的手段。

在纪录短片《医者》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有人说,做ECMO多了,你会变成上帝的。侯晓彤说,上帝知道这人能不能活下来,而我不知道。2009年,侯晓彤使用ECMO连续做了9例,其中4例连续死亡,他备受煎熬。ECMO非生即死,目前的存活率大约在24%~50%左右,在它面前,社会、家庭、伦理等问题一览无余,最直接地摆在了这些医生们的面前。“但是,能安的尽量安上,尽管我们并不确信眼前的患者是不是能活下来的那个。”这是侯晓彤挣扎后的妥协,哪怕只有30%存活率。

30余年来侯晓彤不忘初心,一直奋战在救治危重患者的第一线,历次重大疫情中皆舍生忘死、冲锋在前,长时间超负荷甚至带病坚持工作,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此次新冠疫情期间,侯晓彤积极奋战在支援佑安医院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第一线,救治患者的同时组织了多场战疫阵地ECMO培训,火神山医院前线医生表示,培训对其帮助很大,有助于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科技在进步,侯晓彤和团队也在该领域继续攻克难关,他们与死神的较量永不会停止,更多徘徊在生死之间的生命将会得到救治。▲(生命时报记者 李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