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王春生,做遍了困难的心脏手术

王春生,56岁,教授,博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上海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创始主委,上海市胸心外科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委;在心脏移植、大血管开放性手术、心脏瓣膜及冠脉搭桥手术方面有突出成就;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王春生喜欢把自己比作巴顿将军,手术台上的他,一派大将风度,在最难的手术面前都能举重若轻,他的团队在无影灯下也安之如素。“只要一上台,病人不管是谁,都与我无关。任何杂念都没有了,物我两忘,人刀合一。”王春生说,站在手术台上,那里是他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自己的一生就是在为保护病人的心脏而战斗。

王春生出生于江西,爷爷曾创办过医院,叔伯姑姑都是医生。他少时聪颖,15岁就被上海医科大学录取。本科毕业时,王春生选择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的心脏外科,“我觉得它最具挑战性,是最年轻、发展空间最大的学科”。

为了学习大量新鲜知识,再加上人员缺乏、条件艰苦等原因,王春生和其他人一样,那时候几乎住在了医院。成为主治医生后,王春生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那时正逢出国潮,很多同行出去进修了就不再回来。王春生也纠结良久,“我有过留在美国的想法,家里人也都过来了”。当时中山医院老院长杨秉辉教授给王春生写了一封信,“现在科室青黄不接,您这样的年轻人回国后是大有前景的。”在信中,杨秉辉教授和王春生探讨了人生的选择,以及年轻人的理想和价值观,语意诚恳,推心置腹。这封信王春生至今完好地保存着。

“在美国时,一位教授也曾对我说,如果你觉得你能成为中国顶尖的医生,那你就回去。”当时王春生想,“也许我可以,因为我比同龄人都年轻,而且赶上时代潮流,每一步都刚好踩到点上”。1996年,王春生回到了中山医院,接棒心脏外科,“一个人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幸福的。现在30多年过去,我依然自豪于心脏外科医生这个职业。”

心外科一直是中山医院老牌科室,创建于1947年。1958年更是成立上海市胸病研究所,是国内最先开展心血管手术的单位之一。  王春生接手做心外科主任时才34岁,科室里不乏资历更老的医生。技术过硬、敢上敢拼是他的杀手锏。当时,正赶上科室发展瓶颈期。为走出困境,他一直在寻求突破,心脏移植成了突破口。

第一次做心脏移植手术的经历,王春生记忆犹新:“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全院协助动员了近一百人。供体在湖州,准备了很久,我们坦率地跟病人说,之前没做过,但病人相信我们,最后非常成功。第一台手术的成功带来了巨大影响力,带动了心外科手术量的迅速提升,从以前300多台,到现在5000多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外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是疑难杂症越来越多;二是要攻克胸腹主动脉瘤手术,这是我的老师都没有完成过的。”王春生和同事们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在大血管方面迅速领先。到了2010年,王春生和团队已经把很大、很难、很危重的心脏手术都做遍了。那时,王春生就开始琢磨常规手术的微创化。“曾经有一个年轻女孩在我们这里做了常规的开胸手术,效果很好,但是有一天她对我说,有一橱子漂亮衣服都不能穿了——身体上有条疤痕。”王春生对此感触很深,医生都觉得心脏手术只要开好了就行了,没有人在意患者的这些需求。

随着医疗器械设备朝微创化发展,王春生带领科室成立了微创心血管亚专科。通过10多年的发展,中山医院的微创心脏手术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牵头主办的中国微创心血管外科大会更是成了国内外的微创品牌会议,引领着中国微创心脏技术发展的潮流。

成就心脏外科的高手,真的很残酷,做一台心脏手术可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有的人学习多年,到开始独立主刀的时候,精神上却受不了,崩溃了。不但手术做得好,还能有一点创新,非常不容易。“医生最重要的是临床判断能力,病情有很多变化,尤其是疑难问题,这最考验医生的判断力和推理能力。王春生说,心外科医生不是搭个桥这么简单,是需要终其一生去琢磨、摸索的职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供稿)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