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陆道培,亚洲骨髓移植第一人

陆道培,89岁,我国著名血液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中国血液病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开创了中国异基因骨髓移植事业的先河,并促进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被誉为“亚洲骨髓移植第一人”。历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血液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现为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重大奖励。2002年当选亚洲血液学会(AHA)副主席,并被国际血液学会(ISH)推举为第11届国际血液学会(ISH-APD)2007年大会主席。

每逢周二,只要不是节假日,都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陆道培院士出门诊的日子,这已经是陆院士坚持多年的例行工作。2020年春节之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陆院士的门诊暂时取消了,但他心里一直装着病人。3月初,陆院士主动提出,疫情期间,门诊停了,但病例讨论学术会不能停,并且要求前来医院参加病例讨论。3月17日,又是一个周二,陆院士乘车奔波几十公里来到医院,他说:“经常到医院转转,查查房、看看病人,和临床医生讨论一些疑难病例,拿出满意的方案——工作的时候最快乐!”

陆道培,1931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医生世家,幼时最爱读科学家的传记,把他们作为自己奋斗的榜样。1955年,他从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名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工作,1957年起,开始重点从事血液病学专业。

1964年,陆道培收治了一名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她有一位怀孕的孪生姐妹。陆道培为她成功实施了亚洲第一例骨髓移植。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由孕妇作供者的骨髓移植。术后供者与婴儿均健康。32年后随访,病人依然健在。

1980年,陆道培前往英国皇家医师进修学院研修半年,之后自费到欧洲各大骨髓移植中心考察,回国后组建了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并任所长。1981年,陆道培主持的国内第一例持久植活异基因骨髓移植获得成功。患者是一位患急性白血病的女大学生。16年后随访,她哥哥的骨髓依然在为她造血,白血病被根治了。这次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成功在亚洲仅晚于日本。这一项目获得了首届(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陆道培当选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还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领导的中华骨髓库的组建工作。

在陆道培院士的领导和推动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异基因骨髓移植的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骨髓移植技术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陆道培院士团队还在国内首先完成了血型不合的骨髓移植、骨髓去除T淋巴细胞的移植以及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代替骨髓作移植等开创性的治疗。

陆道培院士对中国血液病学的多方面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发现3种遗传性疾病,其中包括中国人的遗传性凝血酶原缺陷和第Ⅷ因子缺乏症;首先确定和报告了紫草提取物对静脉炎与血管性紫癜有明显治疗作用;在国际上首先确定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染色体受损,首先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睾丸酮和补肾中药的治疗方案;首先发现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与合霉素有密切关系,向卫生部建议停止生产合霉素,使得该病发病率有了明显降低。上世纪80年代初,陆道培坚决要求国外公司收回未经消毒的凝血因子Ⅷ制剂,并提醒中国医药界避免使用可能污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从而避免了艾滋病通过血友病人在中国广泛蔓延。

陆道培院士著作等身,发表文章420余篇/部论著,包括主编《白血病治疗学》等4部专著,参与编写19部著作。2002年当选亚洲血液学会(AHA)副主席,并被国际血液学会(ISH)推举为第11届国际血液学会(ISH-APD)2007年大会主席。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重大奖励,曾荣获何梁何利奖和陈嘉庚奖。荣获国际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授予的2016年杰出贡献与服务奖,是我国目前唯一荣获此奖者。

陆道培院士始终不忘治病救人的初心。他嘱咐年轻医生:“你给人家看病,近期疗效要紧,远期效果更重要,要让人家通过你的治疗获得安全感、幸福感,从而重归日常生活,这是作为医者最大的责任。一个医生,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病人康复出院更高兴的事呢!”

2020年3月,疫情尚未结束,为了惠及大众,陆院士借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中心监制的“医学微视”线上平台,科普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知识,介绍中华骨髓库创建过程。他说:“让人们多了解一点医学知识,健康就多一分保障。” ▲(生命时报记者 张彤)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