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王希林,为灾后患者撑起心理保护伞

王希林

为灾后患者撑起心理保护伞

王希林,63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理医学分会委员,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编委及特约审稿人。擅长治疗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躯体疾病相关精神障碍,心身疾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他人有所帮助;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应尽的职责。”今年63岁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王希林,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至今依然默默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行医近40年,王希林参加了许多重大灾情后的心理救援工作。王希林说:“有些患者面对灾后生活常抱有消极情绪,甚至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灾后心理救援其实就是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及指导当地心理卫生工作者进行受灾群众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救治等。”令王希林记忆深刻的一个案例是在2018年“兰海特大交通事故”中,一位24岁左右的女性因单眼受创需进行手术治疗,却因担心术后留下瘢痕甚至残疾而焦虑不安,王希林通过向其介绍医疗团队的专业性、分析术后恢复和调整的办法,慢慢地使患者不再忧心,对术后的生活也不再惧怕。

此外,王希林还参加过2003年对抗击非典(SARS)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山东省日照市(灾后儿童安置点)的少年儿童心理危机干预、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后培训灾区的志愿者和社工、2015年 “天津港口大爆炸”的心理救援等工作。在疏导患者及其家属灾后心理应激障碍的同时,王希林还会向当地的医疗人员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救助效率。因对重大灾情心理救援工作贡献突出,王希林荣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危机干预标兵奖。她表示,参加灾后心理援助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这份荣誉应与他们共享。

除了灾后心理援助外,还有一件事让王希林倍感自豪,那就是在门诊为已经出院的精神疾病患者组织的“抑郁症自助团体活动”,王希林利用周末时间为活动提供专业指导。

王希林最后说:“人的精神是十分强大的,如果患者相信自己能够被治愈,他就会去信任医生、配合治疗,往往预后也都很好。而我的工作就是疏通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坚定治疗信心,所以不论是熬夜还是起早,不论是门诊还是重大灾情,只要有患者需要,我都会尽己所能地克服困难,并为之奋斗终身。”▲(生命时报实习记者 严立新)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