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对话2023年“最美医生”李燕明:医生不是冰冷工具人

开栏的话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真正的医生不仅具备高超的医术和深厚的医学知识,更要有诚信、真诚、无私、慈悲的医德。

截至2021年底,我国医师数量已达428.7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医生自踏上行医之路,便始终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用丰富的经验、知难而上的精神,帮无数患者解除病痛、延续生命。

《生命时报》开设“对话良医”栏目,记录他们的故事,以及对“从医”和“治病”的思考与感悟。

在多数人眼里,医生是一份结合平凡人生和崇高使命的职业,它既有帮助从业者维持生计的一面,又有救死扶伤的英雄底色。

今年52岁的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从事医生这份“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已近30年,强大的平台支持、医术的进步、前辈的引领以及患者的支持,已成为她不竭的力量源泉。近日,《生命时报》记者走进北京医院,对话李燕明。

《生命时报》第1739期头版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卞磊

本文编辑 | 徐文婷

对患者的支持有时不止于医疗层面

李燕明,1971年在北京出生,祖籍山东。她的父亲于1960年从北京医学院(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是一名皮肤科医生。在她眼中,父亲厉害、优秀,对治病救人事业极其热情与执着。“从小父亲就说,我和妹妹中得有一个人学医,最终我成了这个‘医二代’。后来妹妹的孩子也选择学医,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父亲——家里有了老中青三代医者,代表了一种接力与传承。”李燕明说。

1995年,20岁出头、刚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的李燕明进了北京医院。刚入行时,她并没有将日复一日的工作,与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或父亲眼中更远大的理想联系在一起。李燕明还是住院医师时,被安排到各科室轮转,一次向消化内镜专家潘其英主任汇报患者病例的情景,让她记了很多年。当时,她负责一名“腹泻原因待查”的患者,仔细研究了患者大便性状,做了不少功课,但在汇报病例时,潘主任仅提了一个问题就让她哑口无言:“你说了患者大便的颜色和性状,那你去闻了吗?”那一刻她明白,患者病情容不得一点疏漏。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自此成了她对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也成了如今教导学生最常说起的故事。

李燕明还和《生命时报》记者说起了另一个故事,是她在肿瘤科轮转的经历。李燕明依然记得,这位癌症晚期老人住在“C03的141床”。她每天例行询问这位老先生的病情,听着他日复一日地说着自己如何饱受病痛折磨。后来,这些令人痛苦又无奈的话题越聊越远,李燕明听老人谈起了他的过往,回忆了那些在他一生中发生过的有趣事情,让他暂时忘记了病痛。不久后,李燕明轮转到其他科室。但有一天,老先生的家人突然来找她,说老先生去世了,临走前要求一定替他带句话:“谢谢你,给他带来一些温暖。”

这件事给初入医门的李燕明带来很大感触,医生不只是一份职业,更不是一个治疗患者的冰冷“工具人”,其言行举止在患者心中的分量很重。李燕明说:“有时候,我们对患者的支持并不止于医疗层面。比如这位老先生,他期待以一个老者的身份与医生谈谈往事,而不只是一个患者在等待治疗。”

用自己的技能救人

2003年“非典”肆虐之际,刚过而立之年的李燕明迎来“人生大考”。当时,医院组建医疗队去北京房山定点医院支援,刚当上主治医师的李燕明主动报名,成为6名支援医生中唯一一名女性。

出发当天,李燕明和其他医生一起接受了媒体采访。有很多患者和同事看到她在电视上一晃而过的画面,纷纷打来电话关心她的安危。这么多年过去了,李燕明对记者说:“被人惦记这件事情,特别不容易。患者的关心和激励,让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支撑力,也成为我职业甚至心灵成长的土壤。”在参加“非典”定点医院救治工作期间,李燕明将这份关心化为行动,成功挽救了150余名危重症患者生命,也获得了北京市防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

2020年初,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李燕明再次来到人生的重要关口。她在除夕夜吃团圆饭时接到任务,要求组建国家医疗队去武汉支援,第二天就出发。这一次,她作为医院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专业组组长,成了更多医生坚实的“大后方”。“虽然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临行前各种事依然千头万绪,包括人员调配、培训进展、怎么防护……”李燕明回忆,当时大家连续奋战24小时,才顺利完成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的筹建和队员全员培训工作。临出发前,她再次召集呼吸科的参与人员,将治疗的基本程序捋了又捋、嘱咐又嘱咐。

图为李燕明(中)正在查房。

尽管坐镇后方,但李燕明全程关注并投入武汉的支援工作,连续70多天参与前方医疗队会诊,与一线医生们商讨如何做到一患一策,全力以赴地救治患者呼吸衰竭等情况。2022年底,李燕明坚决落实“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她建立全院巡诊机制,同时支持转化病房建设,成功救治逾千名老年重症患者。她还多次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和记者采访活动,就社会普遍关心的老年人群预防和应对新冠病毒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和建议。

“其实,留守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拼尽了全力。从年轻的住院医师到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很多医务人员感染了之后,稍有好转就又回到岗位上。有时候,一些确诊患者来看病,看到自己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情况不佳,就特别紧张。”李燕明半开玩笑地说,不少医生此时还会给患者展示自己的体征数据,安慰说“你看,我的心率更快”。

谈起这几段经历时,李燕明已想不起来当时的情绪,因为这一切都无关什么个人英雄主义,只是一群医者的和衷共济。李燕明说:“大家那会儿没有害怕、没有紧张,也没有难过或不情愿。于我而言,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理所应当地要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帮助更多人,这是分内之事,是一种职业担当。当医生就是这样,知道从医一定需要冒风险,也因此在危急时刻,医生们想的更多的是患者需要我做什么,自己没有什么迟疑和纠结。”

医学知识会永远发挥作用

“从‘非典’到新冠,您最大的认识是什么?”李燕明对一名记者的提问记忆犹新。她的回答是,对医生视角、职责的更新。

医生不能只将眼光停留在某一种疾病的诊治上,而应放在“促防诊控治康”照护健康的全程管理上。这意味着,医生需要了解更多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的知识。比如在应对传染性疾病时,医生应知晓戴口罩、清洗双手或打疫苗等措施,从“治未病”“大健康”等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疾病。其中,面向大众做健康科普就是重要一环。

李燕明起初对健康科普并不热衷,可她发现,门诊中一天20个患者有15个人的问题雷同,自己需要将同一个答案不断地重复几十、上百遍时,才意识到运用科普去解开更多人的健康困惑会更高效。“一段时间后,大多数人会忘记是哪位医生做了哪些科普,但那些医学知识会永远发挥作用,有的人会记一辈子。从前,许多人连最基本的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意吐痰等都一知半解。但现在,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已上升到营养均衡、适量运动、情绪健康等,这就是健康传播给人们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后,李燕明谈起了心目中的优秀医者——著名医学家钱贻简,我国心血管病专家和老年医学专家,也是北京医院名誉院长。在李燕明眼里,钱主任对所有医护人员一视同仁,用一辈子诠释了赤诚的“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即使在高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的情况下,他仍坚持查房。

忆及有次偶遇钱主任的情形,李燕明忍不住哽咽:“当时我说,您得注意身体啊!钱主任向我道了声谢谢,接着,他望着远方缓缓开口说‘燕明,我活着的每一天就是想再为医院、为患者做些事情’。也许,终我一生都无法成为这样夙夜在公、兼济天下的医学大家,但现在,我至少有了砺剑奋斗的信仰。”▲

本期编辑:杨萌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