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与癌症患者“对话”,做对这10件事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路桂军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董长喜

很多人在面对癌症患者时,不知道具体该说些什么,尤其在刚确诊后,是否该告知,也让家属为难。澳大利亚新州抗癌协会官网近日刊文称,调查数据显示,在澳大利亚只有1/5的人知道如何用正确的语言去支持癌症患者。澳大利亚新州抗癌协会支持护理组主任安妮特·贝蒂说:“你可能担心说错话,或者给患者造成困扰。有时癌症患者提出某个话题,你又会发现很难想出合适的话来回应。”针对这种情况,安妮特·贝蒂给出了10个建议。“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其进行梳理,并采访了在我国长期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他说:“这10个建议虽然是写给澳大利亚人的,但对我国也很有启发,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家属,都值得借鉴和参考。”

1.让他们知道你愿意倾听。如果他们想谈论当下正在经历的事情,给他们说话的时间,并请给予眼神交流,认真倾听,尽量不要打断他们。

路桂军:倾听是最重要的,是你和患者沟通的必要条件。通过认真的倾听,我们才能和他们建立信任关系,才能获取一个了解他们的机会。

2.不妨多问“你想分享今天的事吗”。在癌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周围的人要时不时地关注他们的感受,努力真正倾听并回应他们的回答,而不是非要去等一个“完美”时机再去过问。

路桂军:每一个晚期癌症患者都会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崩溃失落、反省重塑、重建自我、生命排序,这个过程每一个阶段患者的表现都不一样,有时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我们要随时关注患者。

3.承认现实。不要去关注患者出现癌症的可能原因,而要多关注人们患上癌症的概率很低。(这可能能让患者意识到,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只是概率的问题。)

路桂军:我们常常碰到人们提到“因果报应”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此类患者,不宜过多强调“因”,而是要把更多精力去妥善处理“果”,当我们把“果”处理好了,人们对于“因”就没有那么纠结了。

4.请他们参与全过程。请他们持续参与治疗过程,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他们拒绝或取消的选项,即使是在实施治疗前的最后一分钟。

路桂军:这就是我们临床常说的“共同决策”。由于癌症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患者的结果是注定的,此时,只有让患者参与每一步的治疗,我们的整个治疗过程才有意义。

5.展示你的关心。发个微信,做一顿饭,整理一下家务,或者帮忙做些小的事情。不过,在去探望之前,请先确认他们的身体状况是否足够好,是否可以接待访客。如果你有身体不适,比如有感冒症状等,请勿访问。

路桂军:这其实也是我们团队在查房时的一贯做法。给患者足够多的关心,在他们的舒适状态下与之交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6.不要刻意改变。癌症患者很敏感,可能会意识到你语言和行为上的任何微小变化,因此请尝试保持你和患者之间一贯的交流方式。

路桂军:这涉及到“病耻感”的问题。实际上,哀伤是一种私密的情感,如果患者不愿意向你展示哀伤,那么此时的悲悯、同情,甚至过度的关切等,都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7.效仿他们的说法。有些人不喜欢被称为“癌症患者、抗争者、受害者或幸存者”,也有些不喜欢谈论“与癌症作斗争”,因为这些都可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正在被贴上标签。不妨注意他们是如何称呼自己的,并进行效仿。

路桂军:我们的做法是,每一个患者入住病房时,我们首先会问:“你希望我们怎么称呼你?”每个患者都有一个自己最满意的社会角色,当然最不喜欢的就是“患者”这个角色。

8.聊聊其他事情。虽然关注他们的感受很重要,但也可以多聊聊你们生活中发生的其他事情。

路桂军:病人仍在过着他们的生活,除了疾病,他们还有许许多多关注的事情,不要把聊天都放在病上。

9.有些话不该说。避免说过于乐观的话,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也不要说过于悲观的话,如“你还能活××”。

路桂军:一方面,不给予他们不切实际的希望,否则会带来很不好的后果;另一方面,对于悲观的问题,可以用更巧妙的形式去化解。比如,如果患者问:“我还能活多久?”我们会反问患者:“你需要多久?”然后通过这个问题,来解开他的心结,帮他完成一些人生愿望。

10.别去增加负担。如果你很沮丧,不知道该向癌症患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直言不讳,但不要因此给他们增加负担。有时候,只要和他们在一起就足够了。

路桂军:我始终对我们团队的成员说,要时刻认清患者的主体地位,千万不要做宣教式的训导,不要提侵袭性的问题。我始终强调我们要尽量少表达、多倾听,让患者自己去呈现他们的人生,我们要做的是阅读生命、见证生命,而不是去改变生命。

安妮特·贝蒂说:“实际上,你与他们之间的对话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剧本——你说什么可能取决于你和他之间的关系、你们过去的经历以及你的性格。无论你与癌症患者的关系有多密切,可能都会有无语的瞬间。”路桂军也表示,只要能多些同理心,设身处地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即便是无声的陪伴,也是一种默契,因为很多时候“无声胜有声”,“我认为,最好的陪伴,一定是无观点的陪伴。”▲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