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那些怎么用眼都不近视的人,真的是「不近视体质」吗?

近视,一种不致命但很烦人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我国近视患者高达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近视的人虽然多,却还有这样一类人,经常熬夜刷手机、玩电脑,视力却一直很好。

长期过度用眼,视力却不会受损,真有这样的“不近视体质”吗?《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答。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李 莹

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贾 君

“不近视体质”真的存在吗?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杨治坤表示,每个人自身遗传的机制不同,少部分人确实更不容易近视,或者相较他人来说度数增长更缓慢。

不过,“不近视体质”虽让人羡慕,上了年纪可能更容易出现花眼的症状。

大部分孩子刚出生时都是远视眼,这是生理性远视,也是一种“远视储备”,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耗,不同的消耗速度决定了是否近视。

受遗传因素影响,有人出生时远视度数更高,并且在生长发育中,户外活动较多,近距离用眼少,“远视储备”充足,近视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有些儿童青少年过多使用电子设备,睡眠和户外运动不足,会导致“远视储备”过早消耗,最终出现近视等问题。

近视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没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可以直接导致近视的发生。因此,在保护眼睛这件事上不能放松警惕。

不近视的人,做对了这些事

近视眼的危害不仅仅是视物不清,更主要的是随着度数增加、眼球延长、眼球壁变薄,引发以黄斑病变为主的一系列眼底和视网膜疾病,甚至出现无法矫正和失明的危险。

近视眼的原因非常复杂。用眼环境、错误用眼习惯、过度用眼等因素,都会导致近视加重。

避免长时间用眼

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不运动,眼球会失去协调平衡的能力。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也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工作40分钟到1小时左右,就应该让眼睛休息。多走到室外,看看绿色植物,能放松心情、缓解视疲劳。

远离有害光线

人眼能适应的最佳亮度是300勒克斯左右,而现在很多照明设备都超过了500勒克斯。

另外,看电视不开室内灯,或在黑暗中看手机,这种亮暗对比过于强烈。

在强光刺激下,瞳孔会保护性缩小,引起瞳孔扩约肌痉挛,出现眼胀痛和头昏头痛;瞳孔缩小还会引起晶状体变凸,聚光加强,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加深。

增加户外活动

眼睛是光感器官,获得足够阳光才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增加阳光照射可降低近视风险。每人每天至少要有20分钟在阳光下的户外活动。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会增加细胞中氧气含量,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是良好视力的前提。

给眼睛补足营养

人的眼底锥体细胞日常需要消耗一种叫做“视紫红”的物质,这种物质的原料是维生素A、B族维生素、视黄素、卵黄素等。

为了预防近视,建议多补充这些“护眼营养素”。

给不同人群的护眼建议

为捕捉光的讯息,眼球必须暴露于体表,无形中增加了受外伤和病原体侵袭的机会,任何眼部零件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视觉感受。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看得持久。

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是防止近视的关键期。要注意让眼睛休息,每用眼45分钟就应休息10~15分钟。

空闲时,要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即便使用也要保持用眼距离;最好走出家门,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户外运动。

儿童期应规范视力筛查,建立视光档案,甄别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在规范的医学验光指导下验配眼镜。

成年人

长期使用电脑的上班族,要有意识地多让眼睛休息,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不要长时间盯着屏幕,每隔45分钟左右应起身活动一会儿、多看绿色植物或远眺。

成年人眼球发育基本完成,近视度数相对稳定,佩戴框架眼镜以舒适为主,关键是到正规机构进行科学规范的验光配镜。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风险较大,需要每半年到医院进行一次检查。

老年人

注意补充营养,防止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建议适当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如果出现眼睛发胀、视力模糊、遮挡感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糖尿病的老人,每隔3个月应到眼科查一次眼底。▲

本期编辑:杨萌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