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心慌、胸闷的压迫感——胸口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
虽然大部分可在片刻之间缓解,但你可能会担心:自己是不是有心脏方面的疾病?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心慌胸闷和哪些疾病有关,提醒你几种情况要抓紧就医。
受访专家
安徽省寿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程康林
心慌胸闷看出3种心血管病如果时常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或许是身体在向我们发送信号——心血管系统可能存在问题。
心脏在“喊累”
体力活动增加与情绪波动,都会让心脏加速跳动,需要更多氧气和能量来维持正常运转。
如果负担过重或肌肉功能异常导致无法轻松泵血,心脏便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喊累”——心慌胸闷。
例如,当你正兴致勃勃地爬山、激动地观看比赛或者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后,突然感到胸口沉闷、心跳加速,就可能是心脏的工作强度超出了负荷;如果血液供应持续不足或存在功能受限,这种不适感就会越发明显。
面对心脏的呼救,首要任务是立即停止当前活动,并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休息。尝试深呼吸,帮助身体放松,缓解紧张状态。
如果休息后症状仍然不减,甚至有加重的迹象,请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发生异常,属于一大类心脏疾病,我国约有2000万患者正受其困扰,其中早搏和房颤尤为常见。
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跳动节律中提前发生的搏动,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突然漏跳或多跳一下,部分人可能有心前区“落空感”、心悸、头晕、乏力等表现。房颤是心房快速而不规则地颤动,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泵血,从而引发心慌、胸闷等症状。虽然部分心律失常对人体影响较小,但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晕厥、呼吸困难,甚至威胁生命。
偶然发生的心律不齐,可通过减少咖啡摄入、避免剧烈运动等方式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应尽早就医。
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简单方法是摸脉搏,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往往提示心律失常;临床上,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大多数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监测能连续记录心脏24~48小时的跳动,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早期血管堵塞
血管堵塞的早期症状有胸闷、气短、胸部疼痛,有些患者会出现晕厥、心跳加快的症状。
血管堵塞时,血液不能正常流通,供应冠状动脉的血液明显减少,甚至不能正常供血,导致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进而出现胸闷等症状,如不重视,后续会发展为冠心病。
在与冠心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中,不健康饮食排名第一,其次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超重或肥胖。
因此,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等,都是预防血管堵塞的重要方法。对于已经存在血管堵塞问题的人来说,要定期体检,并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心慌不光是心脏的“病”除了直接的心脏问题,还有一些疾病或生理阶段也易出现心慌。
更年期
更年期前后,女性激素分泌出现紊乱,身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导致血脂水平、凝血功能等都受到影响。这个阶段的女性情绪波动大,易急躁,这都对心脏健康不利。
一些女性在更年期前后,常会出现一些心脏问题,比如偶尔早搏或一些微小的心电问题。
因此,更年期女性要对身体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减轻心理负担;平时应适当加强锻炼,按时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对心脏收缩等存在着调控作用。它出现问题,会影响和刺激人体心肌细胞中的“酶”,从而出现电生理异常,导致心律失常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甲亢性心脏病或者加重心衰。
如果生活中经常出现易激动、心悸、怕热、多汗、食欲大增、突眼等表现,就要警惕是否患有甲亢。
相反,如经常有易疲劳、怕冷、嗜睡、心动过缓、便秘等症状,或感觉整个人没精神,则要怀疑是不是甲减,应及时就诊排查。
贫血
贫血较重时也会表现为疲乏、头痛、头昏、心慌等症状,这时可根据情况,遵医嘱服用药物等进行调节。
做到3点预防大病呼吸系统问题(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消化系统问题(如胃食管反流病等)、精神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都可能伪装成心血管疾病,造成心慌胸闷,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因此,应将心慌胸闷视为整体健康警报,而不是局限地看待这些症状。
建议做到以下几点,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
关注身体信号
不要忽视任何不适感觉,它们可能是身体发送的求救信号。若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坚持健康习惯
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来维护心血管健康。
定期进行体检
有规律地检查身体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本期编辑: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