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首部防控「幽门螺杆菌」白皮书发布,划定必须根治的高危人群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薛艳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郭诗颖

6月3日,国内首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在京发布。白皮书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共同发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张建中领衔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团队牵头,组织全国相关临床、基础、肿瘤、慢病及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共同完成,是国内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防控手册。

五成国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白皮书指出,幽门螺杆菌全球感染率约为 50% (18.9%~87.7%),幽门螺杆菌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异。在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成人感染率高于儿童。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卫生条件、个人习惯等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耐药率高的特征,可引发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胃肠道内外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性病原体,被列为I类致癌因子。

针对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防治现状,白皮书提出,除了关注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诊断及根除治疗外,人群干预策略是从整体层面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负担的最有效策略,可降低43%~52%的胃癌发生风险。

是否接受根除治疗因人、因获益而定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薛艳,她表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患者的年龄、生活区域、生活习惯等都有关系。年龄越大,暴露于幽门螺杆菌的几率越大,感染几率越高;经常吃腌制的食物、频繁聚餐且不分餐、吸烟的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高;如果家中有感染者,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都需要做根除治疗吗?薛艳表示,接受治疗应因人而异。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提到,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应坚持“个体化评估和处理”原则。如果感染者有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胃炎、胃增生性息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或胃癌家族史,以及早期胃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胃次全切除术、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要及时根治幽门螺杆菌。

目前,我国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四联治疗,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一种铋剂(常用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加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喹诺酮类药物等)的治疗,疗程为14天。

不过,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评估患者获益。“有些年纪大、并发症多、基础病严重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符合指南中提到的几种指征,也应当视情况决定是否根除。”薛艳特别提醒,如果有需求,根除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防控幽螺注意四点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即通过感染者的呕吐物、咀嚼食物以及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此外,也可通过消毒不彻底的内镜操作等医源性途径传播,但概率较低。薛艳表示,生活中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更重要,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注意手卫生。吃饭前不洗手可能造成粪口传播,建议大家饭前便后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并用流水冲洗干净,避免细菌会进口而传入到胃内。

饮食干净。施了有机化肥的蔬菜,如果没洗干净就被人吃下去,也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建议蔬菜、瓜果等食物要在入口前充分洗净,不吃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购买有安全保障的食物,不吃路边摊。

不共用碗筷。除了胃部外,口腔是幽门螺杆菌最易聚集的部位,建议至少每三个月换一次牙刷。如果家中有幽螺感染者,在日常饮食上应尽量避免共同使用碗筷,同时定期进行消毒,能够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幼儿最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就是因为一些家长习惯嚼碎食物喂给孩子,或在喂孩子前自己先尝一尝,这些动作都可能把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薛艳说。

定期筛查。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建议其余家庭成年成员做好定期筛查,可以到医院进行呼气试验检测,以排除感染。▲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