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发布:京沪杭宁深领跑全国,小城市三成“不及格”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 李栋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阳

2月21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以下简称《指数》),报告显示,七成城市健康指数“及格”,北京、成都分别位于全国第一和西部第一。但三成小城市尚“不及格”,近六成社区依然存在健康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

北京位列第一,沪、杭、宁、深引领全国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项目自2020年3月启动以来,已连续三年发布多期成果报告,利用时空大数据挖掘技术,成功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健康画像”。最新发布的《指数》,首次实现对中国296个地市级以上城市3年变化趋势的全覆盖,其结果含金量很高。《指数》设计了六大评价版块(健康服务、健康产业、健康行为、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健康效用),下设17个评价领域(二级指标)和39项评价项目(三级指标)。

《指数》显示,近三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及格线以上城市从四成增长到七成。大城市健康指数整体优于中小城市,其中三成大城市表现优异,半数大城市健康服务、健康设施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深圳位列大城市组的前五名,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的人群健康水平优势显著。

大城市的健康环境指数呈现“南高北低”,健康效用指数呈现“东高西低”。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健康环境方面,形成地域差异的主因是空气质量,尤其是空气重污染天数,北方地区问题突出。“健康效用”主要纳入了3项指标:传染病防控、慢病管理、体质水平,存在地域差异的主因在于居民体质达标水平。在健康服务方面,北京市和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地区城市健康服务水平较高,优势在经费保障,比如,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人均政府卫生健康支出费用。但其他大城市的经费保障水平相对低,尤其是在人均政府卫生健康支出费用方面。

小城市表现平均,健康环境优于大城市

近三年来,中小城市健康指数增速较快,与大城市差距逐渐缩小。湖州、衢州、威海、黄山、本溪位列中小城市组前五名。从地理分区来看,东部平均分数第一,且增速第一。但是,中小城市健康水平表现平均,三成相对落后。除部分地区健康环境水平优异,在健康服务、健康设施、健康行为、健康产业方面普遍表现不佳。《指数》显示,仅6%的中小城市为优质级城市,无引领级城市。

健康环境是中小城市的优势,也呈现“南高北低”的情况,优势城市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有三亚、景德镇、林智、龙岩、防城港等34座城市,其主要的差异在于空气质量。

养老设施是短板,六成社区“最后一公里”待完善

社区是城市居民健康的最基本保障单元,城市居民在社区尺度的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都是重要的健康影响因素。《指数》基于连续5年覆盖全国的健康设施大数据,评估全国71万个社区周边1公里内拥有的医疗设施、养老设施、体育设施和公园,以衡量社区健康设施完整性是否“达标”。

2017-2021年“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全国健康设施不完整社区及完整社区比例变化

从全国来看,大城市、东北城市的社区健康设施完整性较高,东北地区健康社区完整性的社区占比为47.54%,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近五年,大城市、中小城市社区健康设施完整性均呈现增长趋势。但是,58%的社区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无明显改进,其中94.7%的社区缺乏养老设施,缺乏公园类设施是次要原因,但占比逐年减少,体育类设施在近五年来得到大幅改善,缺乏医疗类设施的社区占比稳步下降。

李栋以北京市举例:“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设施数量虽然逐年增加,但主要集中在中心区,且增量养老设施依然布局在成熟完善的社区周围,2019-2021年北京每3个新增的养老设施中,只有1个建设在健康设施不完善的社区周边。”这种情况下,单纯靠市场调节机制不足以填补空白,需要政府多加引导,对社会化养老机构采取一些补贴和激励措施。

定位“一城一策”,全民共建共享

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4.72%,超过半数人口都住在城市,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引发公众前所未有的对“健康、社区、空间”等重要性的认识和思考。健康城市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科学的评价体系作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参考不可或缺。

李栋指出,《指数》反映了近三年城市健康建设取得的成效,但我国仍需补足落后城市的短板。例如,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重污染天数防治等指数提升明显;户外运动时长和距离、人均体育运动设施数、社区健康设施完整性等指标有所下降。李栋强调,推动“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城市健康定制型差异化发展,需要全民共建共享,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参与。

城市健康需要地方精准施策。政府需要考虑到当地人口结构、经济水平、气候地理条件等特征,辅助制定具有针对性、适宜性路径,形成多样化的城市健康提升改善对策体系。发掘城市健康亮点,形成可推广的城市健康改善路径经验案例,建设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口碑好”的健康城市标杆。

企业积极参与健康产业布局。全国城市健康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但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可以探索适宜的健康产业发展路径。特别是新型的大健康产业、社区周边养老设施建设,是未来重点推进建设的内容。

全民参与健康城市建设。城市居民可以从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等方面,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