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可以说是最令人恐惧的疾病之一,听到身边有亲友确诊患癌,我们难免会产生恐慌,担心自己的健康。
家族中有肿瘤患者,得病风险会更高吗?肿瘤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怎么识别遗传性肿瘤,以及如何提早防范。
受访专家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预防科主任 刘俊田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预防科副主任医师 魏丽娟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内科首席专家 罗荣城
这8种癌症容易遗传癌症遗传的往往不是癌症本身,而是它的“易感性”。有些人是肿瘤的“易感体质”,指遗传物质上有一些特殊的改变,导致人体对外界刺激更敏感,容易患上肿瘤。
遗传性肿瘤往往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且一般发病年龄较早,并在连续几代中存在。
临床上,常见易感风险较高,有遗传倾向的肿瘤有以下8种。
胃癌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占10%。胃癌患者亲属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险性高2~3倍。
肺癌
日本一项调查显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为58.3%。
结直肠癌
家族性结肠息肉易发展成结直肠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导致的结直肠癌,其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
胰腺癌
5%~10%胰腺癌患者的家族成员也有该病的病史。若多于一位直系亲属罹患该病,其患病几率会大幅增加,且常在50岁之前发病。
乳腺癌
上世纪90年代,乳腺癌的易感基因BRCA1、BRCA2被发现,但仅有5%~10%的乳腺癌与基因遗传有关。
一般情况下,家族中母亲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儿或姐妹患乳腺癌的几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
卵巢癌
约20%~25%上皮性卵巢癌与遗传因素相关。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家族史,都可能导致家族中女性成员的卵巢癌风险增加。
子宫内膜癌
在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5%是由遗传性因素导致的,这些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小10~20岁。
前列腺癌
如果一个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两个或两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
怎样识别遗传性肿瘤在生活中识别遗传性肿瘤可以记住三个数字,即“3、2、1”。
“3”指三个人
“3”是指家族中血缘关系成员有3个及以上的相同或者相关的肿瘤患者。
例如,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都属于BRCA基因相关的肿瘤;对于林奇综合征的患者来说,家族中出现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也属于相关肿瘤。
“2”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1人罹患2种癌症,或者成对器官患癌,如双侧乳腺癌、双侧卵巢癌。
另一种情况是同一器官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病灶,例如单侧乳房发现多个癌灶。
“1”有两种含义
一是“1例年轻患者”,比如乳腺癌常见的发病年龄是45~69岁,但如果家族中出现40岁,甚至30岁之前的乳腺癌患者,就要提高警惕。
二是“1例罕见癌症”,比如每100例乳腺癌约有1例是男性患者,一旦出现也需提高警惕。
如何避免家族癌症遗传遗传性肿瘤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一般规律为,父母双方如果有一方携带致病基因,其子女约有50%的遗传概率,且遗传与性别无关。
减少接触致癌因素
癌症风险取决于致癌基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的综合作用,权威医学杂志《自然》上的一项研究显示,70%~90%的癌症源于后两者。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要减少对化学致癌物的接触,降低易感基因发生癌变的风险。
常见的化学致癌物有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菌,石油和熏烤类食物中可能含有的多环芳烃,腌肉和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等。
注重早期筛查
癌症从发病到晚期一般需要5~20年,早预防、早干预,就能延缓或预防癌症。建议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向医生咨询家族癌症遗传的相关特征,定期进行筛查,每年1~2次。
基因检测可帮助分析导致家族遗传的致癌基因,加强对癌症的预测和防控。
肿瘤遗传基因检测通过提取唾液或静脉血中的DNA,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判断受检者是否携带遗传性肿瘤相关的致病基因突变。
适用人群:
1、肿瘤患者;
2、家族中有多个肿瘤患者的,尤其是有男性乳腺癌患者、同时患多个原发性肿瘤的患者、患病在50岁以前的;
3、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群,如胰腺炎、乳腺增生等。
携带肿瘤相关致病基因突变者,若在适当时机采取恰当的干预手段,可大大降低患癌风险。
接受生育计划指导
患恶性肿瘤的年轻女性,在疾病确诊或基因检测明确为遗传性肿瘤后,建议前往专科门诊进行肿瘤遗传咨询,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优生优育计划。尚未发病、但已知携带胚系致病基因的高危健康女性,可通过试管婴儿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查和产前诊断,避免下一代携带恶性肿瘤致病突变基因,以降低后代患病的风险。理性认识癌症遗传性
在所有癌症中,存在明显遗传倾向的仅占5%~10%。虽然基因检测阳性会导致癌易感性提升,但不是百分之百会得癌症,不必过于焦虑紧张。
筛查阳性者要通过早期检测、定期体检、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方式科学防癌。或在治疗期间靠基因检测结果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积极应对癌症的发生、发展。▲
本期编辑:吴梦瑶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