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断亲”现象逐渐凸显,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爱走亲戚?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 肖震宇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钟财芬

近日,网络新闻“重度抑郁女生被医生建议断亲”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据悉,当事人是32岁的女士小怪,去年突发脑梗中风后,一度卧床不能自理,还有随时瘫痪的风险。病发后医生嘱咐需疗养一年,小怪无法工作,还要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便相继向的父母和姑姑求助。父亲直接拒绝出钱支持,母亲始终保持沉默,姑姑则回应称“小怪父母尚健在不便出面”。后期小怪陷入重度抑郁,医生建议她“先和家庭隔绝”,称那是刺激她的诱因。小怪最终拉黑所有亲人,过年也未回家,她试图说服自己,“只要不对他们抱有期待,就不会有痛苦。”

断亲,意指懒于、疏于或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通俗讲就是一般不走亲戚,而非正式声明断绝亲戚关系。上述新闻中小怪选择断亲,更多是经历亲情崩塌后的无奈自救之举。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未面临此类极端情况,仍然主动与亲人朋友切断或减少联系。2022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曾发表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以数据形式呈现了当代人的断亲现象。据胡小武团队统计,63.16%的未成年人没事基本上不与亲戚联系,经常或者频繁跟亲戚来往的,在18~25岁人群中仅占22.79%,作为对比,40~50岁区间这个比例为85.72%。

传统观念里,亲情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难以割舍的部分。在很多长辈看来,亲戚之间不走动没联系,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因此,哪怕花费时间、精力、财力,父辈们也会努力维护亲缘关系。但随着社会结构改变,现代人开始重新审视亲缘关系,当走亲戚变得缺乏边界、让人备感压力,有人就会跳脱传统框架,考虑断亲。断亲的形式也五花八门:有的坚持“家可以常回,但不能长待”;有的长居城市,从不主动走亲访友;还有人为了避免被指手画脚、评头论足,逢年过节亲戚之间的聚会一概不参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断亲并非现代社会独有现象,以前亲人之间关系恶化时,彼此也可能断绝往来。但随着社会从传统农业经济模式,走向工业化、城市化,人们心理安全感的建立,不再单纯依赖家族血亲的支持。以往人们外出可能会选择投奔亲戚,但现在,个人经济上的独立、成长环境的变化、地理距离的隔绝、交往走动的减少,让人际支持网逐渐从熟人圈转向陌生人圈,从而引发年轻一辈与亲戚的疏远。

“高流动性是当今时代的特质,现代人外出求学、打工,扎根在不同的城市,不可避免地击碎了传统的亲缘社交体系,以同学、朋友、同事甚至陌生网友为主体的新社交体系开始取而代之。”肖震宇表示,年轻的这一代人,世界观、处世观与上一代人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就导致他们与亲戚之间缺乏共同语言,从而加剧了他们彼此间的割裂状态。长辈对晚辈的问询,很容易落到务实话题,如什么时候结婚、工作上作何选择等,“若关心和问候变成了隐私窥探、无端干涉,现代人就会把这种亲人之间的交往归为无效社交,也就不愿意为维系亲缘关系付出努力。”肖震宇说。

“实际上,亲缘关系是人们社会资本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在肖震宇看来,断亲是个人选择,但不应变成社会常态,处理好亲缘关系,对于个人的人生成长、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亲情和事业、婚姻等一样,都需要用心经营。”关于如何与亲人相处,肖震宇认为晚辈和长辈都应付出努力。

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始终保持尊重,同时尽力守住自己的边界。年轻人应明白,父母一辈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处的时代限制,可能确实无法与自己保持“同频”。他们一味关心收入、工作、婚姻状况等,可能并非出于打听、攀比的负面心理,也许只是他们表达关心的一种形式。若不愿被过度窥探隐私,可尝试委婉沟通,或以“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态度悄然化解。

父母一辈,则应给予年轻人更多信任和空间。一方面,需避免把孩子当成投资品,给他们频繁施加“报答养育之恩”的压力。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普遍较大,年轻人回家时更希望能够获得休息。如果一味被盘问、被要求,他们可能生出更大的压迫感,从而对亲缘产生逃避心理。另一方面,也不应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有些父母长辈喜欢拿自己过去的经验指导现在的年轻人,忍不住对他们的人生选择强加干涉,反而把孩子“越推越远”。只有彼此信任、相互支持,才能保证亲缘关系长期良性发展。▲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