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胡 梅
本报记者 李 爽
以牙还牙,原意是以打掉别人的牙来报复打自己的人,最典型的特点是“你让我哪里不舒服,我就让你哪里不舒服”,带着十足的火药味。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各种关系中,网络上更常见,在一些热点新闻的评论中,经常有不同观点的人激烈争吵甚至互骂。这几年,甚至有名词“互撕”来形容这种争辩,双方常常针锋相对、互相揭短。
互撕的核心在于“冲突”,也是“报复”的一种表现。研究报复心理的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家盖尔范特说,报复是人们在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受到伤害后的主动攻击,一是维护自己的名誉(虽然要付出代价),二是一种威慑,向他人表明自己强大而不受干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梅认为,报复是个体为保护自己利益不受损失而做出的本能反应,心理学本质上是一种自我防御保护机制,此外,还有一些个性和社会原因,包括:
1.对现实生活状态不满。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时时压抑自己的个性,就会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寻找情绪宣泄口,有的人喜欢通过运动、努力工作来释放情绪,而有的人会找陌生人发泄。胡梅告诉记者,由于网络有匿名、自由等特点,给了部分人释放、发泄不满的渠道,于是他们会专门参与各种热点事件的讨论,甚至热衷于与他人争吵、互骂。
2.思想不成熟。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些人格特质更倾向于报复,如比较偏执的人,他们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喜欢在辩论、争论或打压他人中获得满足。
3.寻找存在感。随着社会的多元、快速发展,物质需求已不是当前人们最迫切的需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才是。有些人由于精神空虚,无法真正获得满足,就通过各种方式刷存在感,体现自己的价值,如对各类热点事件标新立异的回复,或与普遍观点唱反调,就是他们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尽管别人骂你一句,你立马骂回去很解气,但这毕竟不是一种积极、合理的交流方式。不打不相识的情况有,但很少,更多的是一拍两散甚至心生怨恨和伺机报复,对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巨大隐患。面对冲突时,除了互撕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
如果只是意见不和,可以平心静气地沟通彼此的差异,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到“你就是抬杠”,彼此不同不代表彼此不屑。一旦对方有了语言上的攻击,你可以视利益而定做出应对方式。比如公交上你不小心碰了他人一下,对方破口大骂,这个与你无利益关系的人,你大可说一声“对不起”后不再回应,别被他人的无理取闹夺走了理智和素养。而如果是利益相关,如上级、客户或者同事,建议不要当面互相指责,可以在情绪冷静下来后,编辑一条短信,说明自己因被无故谩骂后的不满、委屈甚至愤怒,请教对方是出于何种原因说出伤人的话。总之,从长远来看,找到原因并解决彼此的隔阂,比冲动互撕更有意义。▲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