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秦绍森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高伟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李珍玉
日前,《中国循环杂志》发布了《2015~2019年中国居民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特征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特别是在40~49岁、60~79岁两个年龄组,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作者强调,需要同时关注青壮年和老年人的脑卒中防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晓荣、吴静等研究员基于我国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试点)项目开展了这项研究,共覆盖全国31个省、100个县(市、区)的6000万人口。作者指出,我国脑卒中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尽管2019年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523.82/10万,即去除年龄影响因素后的发病率)比2015年下降了7.5%,但仍是全球平均水平(150.8/10万)的3.5倍。从发病率看,2019年45~49岁、60~79岁年龄组的脑卒中发病率增幅在11%~13 %之间,50~59岁年龄组发病率增幅约为4%;从死亡发病比看(即死亡人数与发病人数的比值),40~49岁和60~79岁年龄组在0.13~0.18之间,50~59岁年龄组最低,为0.10,脑卒中增长的年龄分布呈现明显的“U”型特征。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秦绍森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近年来发现40~49岁年龄组发生脑卒中比例有所提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习惯的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盐高糖和高脂食物增加,这个年龄组的人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聚会聚餐较多,时间久了可能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发生血管堵塞。
2.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这个年龄组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的责任都很大,情绪不免容易波动,容易导致血压不稳,无论对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都是很常见的诱发因素。
3.本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平时由于工作忙或其它因素,自己并不知情(不参加常规体检)或是不够重视,疾病控制不理想,使血管动脉硬化进展加重。
4.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却不知情。这个年龄组的人相对年轻,若患有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或是有免疫性血管炎、感染性血管炎等,常因症状轻而忽视,这些疾病也可引发脑卒中。
5.临床中发现,这一年龄组的人出血性卒中发生机会较多,还与先天血管的发育缺陷有关,比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这种隐匿性的先天血管病变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当血压急剧升高、情绪波动很大或者工作负荷特别重时,血管病变破裂就会导致出血性卒中的发生。
至于60~79岁年龄组,脑卒中发生率机会随年龄增高而增加比较容易理解。动脉硬化最相关的因素是年龄,即年龄越大动脉硬化越重。其次,这一年龄组多属于退休老人,突然退休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和生活上的不规律,运动减少,另外很多人本身就患有“三高”。并且,随年龄增加其心脑血管的基础越来越差,心肾等器官功能也逐渐下降,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多了起来。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伟表示,中老年人要想预防脑卒中,须注意一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均衡饮食可以减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高糖和高胆固醇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从而降低脑卒中的风险。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能力,降低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戒烟限酒则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通过严格控制这些疾病,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状态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脑卒中风险。通过心理调节和放松训练等方法,可以缓解不良情绪,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