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从弃子到标配,潜望长焦又回来了

被一些人视作“鸡肋”,甚至一度被主流厂商抛弃潜望式长焦方案,今年又迎来了春天。

在年底这波旗舰新品上,可以看到潜望式长焦方案的全面回归。不仅仅是大杯、超大杯,不少标准版机型都新加入了潜望式长焦方案。除了国产品牌之外,苹果也终于在今年的iPhone 15 Pro Max采用了潜望方案。潜望式长焦,一时间成为旗舰手机配置方案的“香饽饽”。

曾被质疑是忽悠消费者

就在一两年前,潜望式长焦还是一个颇受质疑的相机方案。

“知名数码大V”李楠就曾经公开发文表示过,潜望式长焦方案是一个“违反基本光学原理”“哗众取宠”的功能,最大的作用就是“忽悠消费者的钱”,他还表示“潜望式镜头的潮流终于要过去了”,“会被淘汰”。

关于潜望式长焦方案是不是哗众取宠的问题,市场和消费者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过去这几年时间内,潜望式长焦方案就是安卓顶级旗舰手机的标配。尤其是主打影像的超大杯旗舰,如果没有潜望式方案,简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影像旗舰。就连之前一度在旗舰产品上抛弃潜望式方案的OPPO,也在来了一个180°大转弯:不仅在今年的Find X6系列上部署了潜望式结构,甚至还传出在继任的Find X7系列上搭载了更为激进的“双潜望”方案。

对于用户而言,潜望式方案并非是所谓的噱头功能。这种基于光学特性的长焦结构,的确能够给手机影像带来更多的“画质红利”。相较于其他长焦方案,潜望式结构能够更好平衡镜组体积和设备空间的矛盾,又能够在同样的变焦系数下,实现更好的长焦画质表现。相信这一点已经不需要我们过多赘述。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固有印象:搭载了潜望式方案的旗舰手机就是能够拍的更远,更清楚。

这两年潜望式长焦方案带来的画质红利,也被厂商们更加深入地利用起来。比如日常最常用到的人像模式。大部分厂商们都基于潜望式长焦方案开发出了拥有更好画质表现的长焦人像模式。相较于传统人像。基于潜望式方案的长焦人像能够做到更全面的“人像黄金焦段”覆盖,和更好的中长焦人像画质表现,这也是深受用户欢迎的影像体验提升,甚至长焦人像逐渐也被看做是“对标单反”的核心影像卖点。

即便是被很多人视噱头的,能“望月打鸟”的超长焦模式,当前似乎也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别的不说,就说衍生出的“演唱会手机租赁”这门生意就能看出。即便很多专业用户瞧不上的手机的超长焦画质,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只要能解决拍的到和便携的问题,他们依然对于超长焦设备有很强的需求。如果没有潜望式长焦方案,这一切都是空谈。

为什么只有旗舰才用潜望

既然潜望式长焦方案这么好,为什么现在才迎来全面的普及和爆发呢?原因有两点:一是用不起,二是用不了。

前面就说到,这两年潜望式方案只有各家的大杯、超大杯影像旗舰才能搭载。主要是因为只有售价更贵的顶级影像旗舰,才足以支撑潜望式方案的高昂成本。以今年的iPhone 15 Pro Max为例,由于首次采用了基于四棱镜的长焦结构(也有很多人因此认为这种结构并非传统意义的潜望式方案),使得其影像模组的成本相较于上一代产品暴增380%(日经拆解数据)。这一点足以看出,潜望式结构高昂的硬件成本。

iPhone15 Pro Max的四棱镜方案

相较于普通的镜头,潜望式长焦镜组的结构更加复杂,包含了棱镜、镜片模组、CMOS等复杂结构。同时长焦方案在使用时对于防抖的要求还更高,还需要加入光学防抖支持。不仅光学结构更加复杂,制造、装配工艺的要求也更高。有手机厂商的高管就曾经发文表示,潜望式长焦方案的硬件成本要比一些先进的大底主摄更高。

除了成本更高之外,潜望式方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用不了。因为潜望式结构本身的体积就比一般的镜头模组更大,占用手机内部空间更多。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加入了潜望式长焦方案,手机的厚度和重量必然就会水涨船高。

这个问题在超大杯的旗舰上还好,但中端、标准版产品在过去这两年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就是:相对轻薄。尤其是在2020年前后5G手机全面铺开了之后,因为5G天线模组设计和电池续航问题导致5G手机在一段时间内重量和厚度都超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发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吐槽。

随后手机厂商们开始在设计和用料上做优化,尤其是在一些中端产品,偏女性市场的产品,上,手机厂商们对手机进行了全面“瘦身”。主要的标准版产品基本都把重量控制在了200g以下,有些主打自拍的中端产品,重量甚至能够做到180g以内。

拥有不同市场受众和定位的产品,对于厚度和重量的容忍度也是不同的。在这些中端产品上加入潜望式方案,要么只能舍弃轻薄,要么就只能牺牲电池或者其他方面的体验,得不偿失。

之所以潜望式长焦方案在这几年并没有在全价位产品中铺开,主要就是基于成本和体积的双重考虑。

潜望方案的普及条件已经成熟

到了2023年底,手机市场一些新变化,给潜望式长焦方案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首先就是国产供应链的优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夯实。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也多次谈到过。简单来说就是从今年开始手机市场的元器件,尤其是高端元器件的国产自给率进一步提升。包括屏幕、相机模组这样长期被日韩品牌垄断的元器件,国产厂商在今年开始逐渐展露头角,被越来越多手机品牌采用。

以长焦方案为例,今年很多旗舰手机采用的OV64B潜望式长焦方案就是一款纯正的国产元器件。相较于国际品牌产品,这些国产元器件具备更大的成本优势,供应也更加稳定。更关键的是,由于国产供应链本身跟终端品牌之间有着紧密的合作,建立稳固供应关系基础上,手机品牌与供应链厂商之间的合作更是深入到产品预研层面,双方实际上已经逐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另外今年手机厂商们获得了不少的电池技术创新突破,就占用手机内部的空间来说,电池模组是所有元器件中占用体积最大,同时也属于“只能增加不能减弱”的部分。从今年开始,国产手机品牌陆续引入了硅碳负极电池这样的新技术,能够在同样体积的情况下,让电池获得更大的容量,给手机提供更长的续航。

前两年手机市场一路狂飚的快充技术,今年也逐渐回归理性。在今年的旗舰产品上,可以看到手机厂商们不再片面追求快充的功率,而是将旗舰产品的快充稳定在100W左右这样能够兼顾体积、散热、安全性的“甜点区域”,使得手机不再需要为快充牺牲更多的电池容量和内部空间。

与此同时,手机厂商们这两年加大了对系统底层的优化能力。尤其是现在各家基本都采用了深度定义的自研系统,在功耗,续航方面,经过了底层优化的自研系统已经远比之前的手机系统更有优势,更低的功耗也同样给电池瘦身创造了条件。

在不牺牲续航和电池容量的前提下,国产手机们现在能够做到厚度和重量的可控。同时,国产潜望式镜头模组还极大的降低了元器件的成本,这给很多标准版的机型引入潜望式结构创造了硬件条件,这或许才是今年潜望长焦全面回归的根本原因。

从长远看,潜望式长焦方案应该还会继续向中端市场普及,尤其是中端市场目前还有一大票主打人像体验的机型,对于潜望式长焦方案也有一定的需求。当然,这种普及可能并不会以“白菜价”的形式下放到千元机市场,毕竟影像体验的门槛太低,即便是搭载潜望式长焦方案,也收效甚微。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好处当然就是能够在更便宜的机型上体验到潜望式长焦的能力。至于更贵的旗舰产品们,可能就需要在长焦方案上做更多的硬件堆料和技术创新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