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分析关于"后门进虎"的词条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北山记事(六):北山狼事

沈炜道

山很孤独,山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我来了,山举着粉红的山桃花欢迎我。

我走了,山把漫天霞彩送给我。

我不住地回过头去张望,山越来越远,渐渐沉入苍苍茫茫的暮色。

山累了,进入迷迷糊糊的梦幻,跟月亮和星星说话。

那些年,我野天野地跑,我觉得天是我的,地是我的,山是我的。我好奇那些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沙丘,还摆出各种各样曼妙的姿态;我好奇那些远远的黛青色的山峦,仿佛高蹈世外的仙姝,若即若离。我多想知道山的秘密,我多想知道山里究竟藏着些什么。

民勤没有大山,但那些零零星星的山峦,足以让人游目骋怀。在河西,跟祁连山相对的山就是北山,包括合黎山、首龙山,以及龙首山东延余脉红崖山、阿拉骨山、头道山、二道山。

山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往往峰回路转,构成一列曲曲折折的山系。

在民勤,我没有真正认识的山就是北山。这个让我寻找一生的“秋水伊人”。

北山在民勤最北端,是民勤盆地北缘,古石羊河终端湖堤岸,也是甘蒙边界界山。一条河从祁连山发源,浩浩汤汤,奔腾激荡,行走几百公里,累了就与北山相偎相依,形成一个4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子。有人说,北山就是苏武牧羊的“北海”。

寻寻觅觅,我一直寻找我心中的“北山”。“北山”主峰在独青山之南,黄家井之北,潘家泉之东,地图标注海拔1532米。我坚执地认为北山是一座特立独行的山峰,可是北山的朋友说,民左公路西面,下山头以西是西山,那里有“大西山口子”、“小西山口子”,这似乎就是他判定为“西山”的佐证;公路以东至白碱湖众多山峦统称北山。从白碱湖路北起头,第一座山是唐家鄂博山。平时所说的唐家鄂博山,大体包括西靠民左公路的石灰窑山,山顶石头可烧制石灰,石墨厂就建在石灰窑山山脚下。再东是唐家鄂博山,又东王家鄂博山,直至高山之下的下沙口子入沙漠。山下张敬忠老人说,鄂博山西南头有一小山叫观音山。唐家鄂博山系列小山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唐家鄂博山得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呢。解放前,山下住着一户唐姓牧人,他有个女儿双目失明,他殆思竭虑,总想着给女儿寻个吃饭的路数。想着想着恍然入梦,他看见山头上缭缭绕绕的彩云中显出一座庙来,你来我往的人熙熙攘攘,犹如四月八庙会,有的拜佛求子,有的供上牛羊骆驼祭神求雨,亦有人往功德箱里塞钱。她父亲如梦方醒,决定在山上修座庙,敬神拜佛。于是开始筹备建庙材料,并交木料搬到山上,但不知道为什么庙没有修成。当地牧民把唐家鄂博山叫木山子,盖因山顶堆放木头之故。唐家鄂博山往东是长山子,大体呈南北走向,远望去与唐家鄂博山构成一个开口向南的大喇叭形状。再东是灰山,山头呈灰色;灰山之东有沙山,南北走向。沙山很高,牧民找牲口时把摩托骑到沙山顶,用望远镜一望,十有八九就能望见他们的牲口。又东是东西走向的东山,有人叫架子山,面向白碱湖公路,蜿蜒至白碱湖西北端。东山东北头是小青山,东距青沙窝井只两三公里。东山上有木头三角架,大概就是地图上标注的“北山”主峰。东山有一条开阔平坦的山沟通往山北,沟中河漫滩上芳草鲜美,野花铺地,沟岸畔呈赭红色,或危崖高耸,或巨石孤立,或“美女”倚山远望,或“骆驼”负重跋涉,或“牛羊”四野弥望,一步一景,恍若瑶池仙境,令人流恋往返。当地人把这条山沟叫炭路口,也是牧民南北往来的通衢大路。向北出炭路沟,那些漫缓的小山堡,山里人叫后山,也有人老牛山子。东山北面自西向东依次为横山、鸡心山、独青山、八卦沙窝。

东山与横山、鸡心山、独青山之间有十多里宽的山趟,牧民给它们起了许多星星点点的名字“大窖、小窖、车窖、明窖、缸窖、井水窖”等,不一而足。横山南面有明窖、大窖。明窖,大窖地面都是平坦的石头,石面光滑无缝,大雨过后,水停在石面低洼处数日不涸,宛如石头海子,水清冽可鉴。牧羊人就不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水。横山西头的山脚下,下雨时山体上大石岩形成一道瀑布冲向山下的大石板,久而久之,冲出一个缸形的大石窝,口径阔两米,深一米多,很圆,很光,很深,颇类家中盛水的大水缸。再下亦有一缸,略小,外沿破损,是瀑布从上缸跌宕漫溢,再次冲击形成的下缸。自然造化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缸中积水,尤为清冽,历月余不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汤爷在西山头搭帐篷放羊,下雨后,就不用到十多里开外的五托井驮水,拿出所有坛坛灌灌在缸窖上装水贮存。

南北两山的水流到山趟,积水成潦。有窖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牧人。我特别喜欢牧人起的的这些地名,绘形拟声,让人仿佛看见一个活灵活现的牧场,让人仿佛听到水叮叮咚咚的声响。沙趟中的山里人对于水的渴望,对于生活的梦想,全都毫不含糊地寄寓在这些令人神往的地名当中。由此可知,水窖绝不是虚无缥缈的上帝的奇思妙想,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

北山是山的群体,像海水跳荡的细波微浪。远远望去,又像一弯娟娟娥眉,给人一种非欲一睹的万千风情。

北山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老虎,是狼。

《镇番遗事历鉴》载,康熙三十五年:“猎人吴竞技报,北山有虎,啖一蒙妇。有司急拔勇卒二十五名,策马围捕。至五道梁,果觑人颅暴于野,复勘之,岩石下得碎骨衣带,而虎已逝踪迹。分兵围剿,三日后,于乱石荆丛中得之,闻有声息,狂啸而来,于是乱箭齐发,俄成猬形。后屡有虎警,幸无伤人之耗,兵不轻出,消息渐杳。”乾隆五十七年“牧人报称,西山有虎出没,某日夜,王姓犍牛,为虎所啖”。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县北沙漠狼群啸聚,牧人畜群被其害。有司遣丁勇围歼,射死十余头,少安。逾旬,红柳岗、大滩堡西惊报狼群出没,未及统兵,县西狼群已蜂涌而来,所过之处,羊只狼籍。且报周家井等处已有三人觅无踪迹,疑为狼群所害。卫署惊报道宪,凉州卫兵马七十名,步兵五十名星夜驰援,于各烽墩亭障明火恫吓,火炮驱逐。不数日,狼迹渐杳,传已逃遁远去矣”。

古时,县境内是一个盛水的大泽,水干了,草木就长疯了,自古为放牧之场,多禽兽之类。据《搜俎记异》,开垦之初,不惟多狼、多獾、多狐、且有虎豹之属。因有“红崖隐豹”之说,“黑山虎仇”之闻。纪晓岚作《狼仙》、张介候记《狼女》,皆有历史凭据。《遗事历鉴》所附《狼女》就是以“镇番”为地域背景,“镇番张佖,世居水磨关……独负弩入北山……章少年不检,旋从女子之所至,越嶙峋,逾涧壑,约五、六里,于松林内得瓦屋数椽,绕以沙竹短篱”。写狼变仙女,复现原形的小说故事。从中可以窥见古时县境内生态之美,狼虫之多。上纪世五六十年代,县境牧区狐兔啸聚,黄羊成群。

俗话说“饥荒年的兔子,风光年的狼”。

横山、鸡心山、独青山相互交错,不时有狼出没其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吉成二爹杨自源从杨家井(内蒙境内)搬至长麻岗后,杨吉成跟他二爹一起放养骆驼。一天早上,杨自源骑骡子向东巡山时发现有狠踪,回来后反复叮嘱杨吉成放骆驼要格外操心“有狼过来呢,滩里去千万不能睡觉。”

第三天,杨吉成去横山,见山坡下狼喒死何立孝的十多峰骆驼,其中有一峰骆驼大约刚死,身上的肉还搐搐跳呢。有的被掏了大肠,有的汲走了脖子里的血。狼不吃牲口,只是一个劲地往死里喒。

杨吉成说,“开天辟地上帝就给狼分哈的呢,百中吃一,结果狠听错了,错当成百中剩一。狠有七天封口的习性,也有人说是每月老历“三六九”的日子,即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共九天,在此期间只吸血不吃肉。”天地造化,妙合无垠。按杨吉成的话说,这是大自然平衡草原的天然法则,我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

跟杨吉成聊天,一高兴他就天南地北,东扯西扯。他说上帝叫牛给人传话“一天三打扮一茬饭”,结果错传成“一天三顿饭一打扮”。牛被罚到下界养活人。牛不架雍子,牛脖颈下有一块吊巾似软肉,据说那就是牛擦汗用的汗巾。牛传错了话,甘心受罚,只能任劳任怨替人耕田耙地。还说刘秀走南阳被王莽追杀,匆忙中碰上犁地人,就躲藏在泥沟里,犁地的马只悄悄从刘秀前面走过,骡子过来时恨恨地在他身上浇了一泡尿。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为惩罚骡子落井下石,分骡子不得下仔,不得传宗接代。内蒙巴申高勒海子李爷的两个儿子在滩里甩死两只狼仔。大狼寻机报服,恰逢李爷骑骡子回家,狼紧追不舍,直追到他家的门口。李爷受到惊吓,不久就死了。人不能做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据说六托井有张姓牧人善猎狐,凡得猎无数,后不得善终。还有一老牧人好吃土蚣,每捉到土蚣就扒了皮蒙米饭吃,结果得了难缠病,受尽磨难。杀牲害命,不得好死。破坏生态,必遭天谴;遭蹋食物,饿折脖子。这是多么浅显而深刻的人生哲理。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北山不时有狼出没残害牲畜。

1981年一只狼从雅布赖大山入县境北山。

狼像一个黑色游灵,在北山大地上到处游荡,仿佛巡视它的领地一样。狼走过的地方,一片狼藉。狼在唐鄂博喒死张敬中的十多只绵羊。狼是一个地地道道地艺术家,走走喒死一只,再走走再喒死一只,狼把昝死的羊摆成一个“7”的形状。狼在上八浪井还喒死丁玉福家的两只山羊。狼来来回回奔走于横山、东山,鸡心山之间,喒死羊只骆驼无数。狼只喒不吃,无数牲口在它口里丧生。狼走过的地方,像收割庄稼一样,一片一片割倒。狼又跑到潘家泉、黄家井一带,在黄家井掏了一峰骆驼的大肠。多行不义必自毙。狼终于在聂家板井落草,陷入牧人李永康的铗牢。狼自知罪孽深重,十恶不赦。狼带着铗牢仓惶逃窜,黄家井周围的十多号牧人手持骆驼架杆,纷涌而上,撵过几架沙窝将狼击毙。愤怒的牧人将狼开肠破肚,脱成皮带,装上麦草,吊在东湖镇政府院内的杏树示众。据说东湖镇政府得知狼灾,武装部长李得川在蒙老牧民带领下,骑着骆驼日夜追击,在潘家泉与狠相遇,未能击中。

二零零五年,狼在马路井、往常子井、前井子、四院井附近,一夜喒死羊四五十只,骆驼无数。狼活动了二十多天,横山李建中的十多只羊被喒死。羊被狼冲的七零八落。有的呆呆地簇成一团。李建中说,他家的一群羊比较幸运,被狼追着狂奔,结果突然遇到一条山沟羊未能冲过,狼却没有收住向前扑去,这群羊反而没有受到损失。有人说,白碱湖的芦苇高而茂密,狼平日里就藏在芦苇中。

打狼的人是右旗三个井大队爱登额勒书记。他当时只二十多岁,北山牧民叫他小书记。小书记带着一名粗犷威猛的蒙古汉子,骑高蛙赛摩托车,马不停蹄追击,一直把狼撵进白碱湖,狼深深陷入碱湖的泥淖中,追捕者用枪击毙。小书记把一公一母两张狼皮捎在摩托车上,在各个井道宣示,颇有“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的骁勇英姿和雄浑豪迈。一路走,一路张贴“安民告示”:两只狼已经打死。每到一处,牧民们虔诚地献上打狼的“油钱”,向他表达“为民除害”的由衷敬意。

狼,有时会无端咬死许多牲口,而不是完全为了饱腹。狼过处死伤无数,一片狼藉。人对狼无比痛恨,比之曰“蛇蝎心肠”、“凶如豺狼”、“前门拒狼、后门进虎”。总之残害人民的东西,人务必除之而后快。

有人说,横山山沟里有天然形成的狼洞,很深很大,有两间房子那样大。2023年2月12日,我跟杨永德仆仆风尘,从黑尖山到白麻岗,到红麻岗,再到上八石井,到芨芨井,到双井,到六托井,一路颠波,穿过阿几蒿子槽,在八卦沙窝的见证下抵达横山。

我一定要找到牧民口中的那个“狼洞”,我知道,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狼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狼是北山曾经水丰草美的身份证,没有什么比狼从草原上走过更有震撼力和说服力。天年越来越旱,草越来越少,云走了,狼也走了。

我们在横山杏树疙瘩的羊房上找到了李建中。我驾驶我的“圣达”越野,由李建中带路,在茫茫沙滩上颠簸,忽而向东,忽而向西,忽而向南,忽而向北,百折千回。滩上的蒙古扁桃举着一把把锋锐的匕首向车刺来。穿沟越涧,车被山沟的乱石拦住。舍车从沟入,山桃花的花苞鼓鼓的,像少妇的乳头,山桃花的颜色像少女羞红的脸庞。山桃是山里人对蒙古扁桃的昵称,充满浓郁的温情和爱意。沟里最多的是山桃和铁僵。凡有漫坡的地方就长满铁僵。我以为铁僵一定是一种十分生硬的植被。冬天的铁僵似乎没有凋衰,反而显出淡淡的鹅黄,给人无限温馨的感觉。老李说,到了春天,成片的铁僵油绿油绿,那才叫好看呢。沟里的草很杂,还有不同品种的大墩麻黄。愈走愈狭,大石林立,奇峰孤突。入沟一里许,高高的沟崖畔上,果然有两方深䆳的大洞,洞阔丈余,深亦丈余,有石炕、石磴、石几、石灶,宛如孙大圣的花果山水帘洞。洞中有用过木炭、柴火的痕迹。有人说,每年拾头发菜的人就住在这两个洞里。

这是不是狼洞,我无法考证,我没有在洞中找到狼居的坚实证据,那些高悬的巉岩,摇摇欲坠,叫人战战兢兢,不敢久留。

沟口北向,初入开阔,再入狭窄,更入极狭,至于石壁俏立。走着走着,沟像一条细细长长的驼毛口袋,把口子嘎然收束起来,仿佛一座城池的翁城,你欢天喜地的冲进来,结果迎面而来的是堵“壁立千仞”的石壁。在山里放牧,有些牲口抓不住,牧人就赶到沟里来。要么吆进“狼洞”,要么赶至沟底,牲口便无路可走。

从“狼洞”回来,殷勤的女主人,已经做好了哨子面,还端上风干羊肉和烤羊肚,我们无法拒绝主人的盛情,在他家美美吃了一顿午饭。这让我又想起11日夜在丁八爷家吃的他家108斤的满口羯羊。

山里的羊肉是最好的羊肉,北山的满口羯羊味道最美。为此,我写下一首纪念性的小诗《北山的满口羯羊》:

没牙子 二齿 四齿……

过了六齿又一年

就是满口

一只羊熬到这个份上

就成了羊世界的极品

羯羊是羊中的男子汉

爬山上树

打架斗殴

样样都是拿手好戏

一身键子肉

是羯羊独一无二的标志。

北山

是传说中苏武牧羊的地方

还记得那个白碱湖吗

还记得独青山吗

那些吃过沙葱沙米沙杆的羯羊

喝山里的矿泉水长大

山里的羊 肉色骨头

都不一样

那是当年苏武爷的羯羊

沐浴过夏日炎炎的太阳

餐食过大漠闪闪烁烁的星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分析关于"后门进虎"的词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