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送徐无党南归序与送东阳马生序共同点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送徐无党南归序,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唐宋时期散文的特点和对唐宋之前散文的发展和继承,

答是奥鹏的论文作业吧?找资料自己瞎编吧我这有点资料稍微靠点“唐宋时期散文的特点和对唐宋之前散文的发展和继承”。你看下吧,我是打算从里面摘些上交了,不管他给多少分了。

中国古代散文的辉煌时代是唐宋。此时,散文从经史哲学中分离出来,由应用性而转向文学性,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作家们不平则鸣,穷而后工,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度张物,创造性高度发挥,散文体裁更为丰富多样;题材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散文创作的技法日趋丰富;散文语言也高度个性化,更为贴近生活,更趋平易自然。

中国古代散文,早在先秦就蔚为大观。先秦诸子陈述已说,雄辩滔滔;《左传》、《国策》记载史事,时见华章。《史记》成功的人物描写,更是将史传散文推向了高峰。六朝小赋与骈文,其中也不乏精美的篇章。但长期以来,散文或依存于经史,或脱胎于哲学,并没有真正作为一种独立文学体裁而存在。只有到了唐宋,中国古代散文才真正辉煌。此时文风大变,各体齐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困谨散文摆脱了经史哲学的樊篱,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一、文学本体的回归——唐宋散文的发展历程

唐宋时期,散文从经史和哲学中分离出来,由应用性向文学性转变,真正进入文学境界,至此,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唐宋散文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经历了一个反骈复古的过程。唐宋之际出现过两次古文运动。一次是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中唐时期;另一次是以欧阳修为领袖的北宋中叶。两次古文运动都是针对当时文坛占统治地位的骈文而发,虽然均以复古为旗帜,但实际上倡导的却是散文文体的革新。

中国古代散文虽然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较为繁荣,但文学和经史哲学尚未分家,极少有纯文学的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散文一变为通脱清峻,自由活泼。其后骈文被奉为文章正宗。骈文的写作,技巧日趋精密,句法讲求对偶,声韵也要求平仄配合,“句句相衔”“字字相俪”(《文心雕龙、俪辞》)。这一时期,文人们倡导文学的自觉,区分“文”“笔”的功能,强调文学作品要“吟咏情性”“游荡心灵”。但他们主要是依据诗赋和其他文体的区别,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这样,无韵的散文便被归于“笔”的范畴,排挤到议、记、经史等少数应用文章中去了。而骈文以其讲声律,求对偶,既可代替散文用于奏、表、疏、记、书、论,又可用于抒情写志,描绘景物,因而兼有“文”“笔”的全部功能。

散文的本质在于自由,它要求真实地、轻松自如地表现自我,无拘无束,生动活泼。动辄讲求声律的骈文是很难达到这一境界的。因此,隋唐之际,不少文人都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反对骈文,倡导文体的变革。从隋朝的李谔到太宗时的重臣魏征;从初唐四杰到陈子昂,他们都分别以其理论和创作实践,为散文的复兴廓清道路。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贾至、梁肃、元结则更以他们大量的古文创作实践为散文的全面革新作了充分的准备。及至中唐独孤及贞元、元和时期,韩愈、柳宗元崛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他们的理论主张更为鲜明系统,创作上更是以大量的抒情名篇,大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内容与形式。然而,文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古文运动时“文以载道”的过份强调,韩门弟子则更加偏执,李翱作《复性书》开宋代理学先河,皇甫湜提倡“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的怪异风格,古文发展走上了生僻艰涩之路。因而晚唐时代,骈文卷土重来,李商隐、温庭筠都是一时名家。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宋初。宋真宗时,以翰林学士杨亿、刘筠、钱惟演为首的一群文人,为点缀升平,粉饰盛世,效仿李商隐讲究声律,好用典故的特点轿首,寻章摘句,时人奉为闭尺数“时文”。因而又引起了许多文人的抵制。柳开、王禹偁、姚铉、穆修等人,主张“文以载道”,标榜韩柳古文。到了北宋中叶,欧阳修等再次掀起古文新潮,经过曾巩、王安石、三苏的不断努力,韩柳古文传统得以继承发扬,形成了有宋一代散文平易流畅、简明通达的艺术风格。

这样,在唐宋散文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鲜明的线索:散文逐渐向文学本体回归。韩愈虽强调“文以载道”,但较之他的那些反骈先驱,要显得通达得多,因而他主张“气盛为宜”“不平则鸣”,强调的文的作用。韩俞散文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也不是《原道》《原毁》那些篇章,这些政论虽然气势凌历,但却给人以“霸气”之感。而是那些被称为“谀墓之文”的墓志名铬和那些自由灵活的赠序。柳宗元在“文”“道”问题上较之韩愈则更为灵活,他那些寄寓了自身情感的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实际上就是自身人格的化身。行文也更趋自由活泼。宋代作家则更是越来越突出地重视“文”的功用,欧阳修主张重道以充文,苏轼则更强调:“辞至于达,足矣,不可以有加矣。”(苏轼《答王庠书》)欧阳修的散文以情韵著称,一唱三叹,弥漫着挥之不去盛世危机之感。苏轼散文则更是心灵的自然流露,或记山水,或载轶文,或抒性灵,在漫不经心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南宋的笔记小品则以更随意的形式,记载民俗风情,趣闻轶事。街巷杂谈,评诗论文,无所不书,行文更为自由灵活,信笔挥洒,不受拘束,形象生动,表现力亦很强。较之唐人,宋代散文更着眼于致力寻找常人生活中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因素,并将其提高、升华,其行文也就更为平易,更为通畅。

两次古文运动的成就,使得唐宋散文从骈文这一贵族的殿堂里走了出来,走向了市林,走入社会。散文进一步摆脱了声律的束缚,打破了许多人为的框架,一种更为贴近生活,更能适应时代进步和语言发展的新文体——古文应运而生了。从此以后,散文就从经史哲学的附席一变而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作家们可以用其自由地、无拘无束地模山范水,抒情写意。当然,置身于“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背景中的中国文学,是不可能走入“纯文学”的道路的,任何文学样式,都不可能取得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唐宋散文也不例外,他们在让散文步入文学境界的同时,也将散文经世致用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二、作家主体意识的高扬——唐宋散文的个性化和风格多样化

唐宋时代,散文一旦摆脱经史哲学的樊篱,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作家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他们“不平则鸣”“穷而后工”各呈风姿,构成了唐宋散文百花齐放的局面。

唐宋散文之前,散文的功用主要在政论和文论。结构上一般是平铺直叙,条分缕折。尽管先秦诸子中有汪洋恣肆的《庄子》和才辩纵横的《孟子》;《史记》规模宏伟,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散文给后世树立了典范;陶渊明则以清峻平淡,质朴有致的风格抒写怀抱。但毕竟,大部分作家的个人风格并不鲜明。唐宋之际,不少散文大家推陈出新,潜心创造,散文才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文学的价值在于创造。两次古文运动,其旗号皆为复古,但真正的价值却在于创新。我们看“唐宋八大家”散文。韩愈主张“文以载道”,倡导“不平则鸣”,其文章以雄健浑厚,气势充沛为基本特色,“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柳宗元则以他清丽峭劲的山水游记,缜密奇特的寓言杂感别树一帜;欧阳修的散文婉转曲折,措辞平易,一唱三叹,极富情韵;曾巩散文以“古雅”“平正”为特色,无论叙事、议论都是缓和平淡而又委曲周详;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始终将散文作为自己变法革新的武器,说理遒劲犀利,极富逻辑力理,其叙事散文却随笔洒,曲合其妙。“三苏”虽为父子、兄弟,一脉相承,相互影响,但又异彩纷呈,富有个人风格。老苏的散文“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老辣犀利,痛切明快;苏辙的散文论事详赡工稳,不象父兄那样豪纵奔放,以其平稳深秀见长;苏轼则以其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驾驭文笔,其文奇纵恣肆,波澜叠出“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苏轼《文说》)。八大家各呈异彩,都以其鲜明的个性为后世师法。

唐宋散文,不仅大家众多,而且各家辈出,均能各树一帜,都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中唐贞元、元和时期,古文作家蜂起,“辞人咳唾,皆戌珠玉”。(姚铉《唐文粹序》)刘禹锡豪气逼人;吕温雄辞杰出;吴武陵气势凌厉;白居易、元稹崇高平易;樊宗师、皇甫湜追求奇崛,虽成就不一,但各自形成了自家风格。晚唐皮日休、罗隐、陆龟蒙的小品文,托古讽今,抨击时世,语言犀利明快,在衰世中仍显现其逼人的锋芒。北宋除六大家外,王禹偁、范仲淹、黄庭坚、秦观皆一时之选,均有名篇传世。南宋面临艰难时世,作家们激扬文字,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岳飞的《五岳祠盟记》、文天祥的《正气歌序》、谢枋得的《却聘书》、罗大经的《格天阁》等文章考写得慷慨裴壮,掷地有声。此外,如叶适的细致缜密,陈亮的气象宏富,胡铨的大义凛然,范成大的生动真切,都能独树一帜。

即使是同一位作家,其散文风格也是多样化的。韩愈的政论文,如《原道》、《争臣论》都以气胜,文章旗帜鲜明,堂堂正正;论辩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其《祭十二郎文》则将自己与老成叔侄间关系的生活片断,闻知侄子死耗的经过,自己的未老先衰,老成的壮年而逝以及哺育死者家眷的誓愿,琐琐絮絮,一一道来,用炽烈的感情融为一片。《毛颖传》以游戏之笔,于冷嘲热讽中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抨击统治者的刻薄寡恩。其文思奇特,立意新颖,俨然是另一幅笔墨。他的赠序则在前人基础上加以创造、丰富,可以道别情、叙友谊,还可以述主张、议时事、咏怀抱、劝德行;可以议政,可以论文,也可以赠言。大大扩展了赠序的自由度,在写作上也是千姿百态,各尽其妙。韩愈如此,其他作家也是这样,苏轼的史论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语言明快畅达而长于形象说理;其杂说则是另一种风格,抓住身边些许小事,娓娓而谈,寓意深长,富有情趣;其随笔小品或叙友情,或抒襟怀,或谈艺术,或论学问,随意挥洒,自由通脱。

正因为唐宋散文摆脱了经史哲学的樊篱,进入了真正的文学境界,作家主体意识高扬,抒写性灵,模山范水,潜心创造,挥洒自如。因而唐宋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那些最能显示个人情趣的叙事、写景、抒情之作。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自怜幽独,道之不行乃寄意于山水,在山水倘佯间抒发感士不遇的牢骚,在古典散文的发展历程中,第一次集中地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山水时的复杂心态和幽独情怀。作者笔下的大自然极具美感:高洁、幽深、鲜明;一草一木、一泉一石,又寄寓了自己的满腔怃愤。韩愈散文最吸引后人的,被人称为“谀墓之文”的墓志铭和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赠序。《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摹写期三世状态,历历入画,虽未尝叙述一事,而其人之精神意象,无不毕见。”《贞曜先生墓志铭》描述孟效作诗情景。“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掏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至今仍被评论者称引。《柳子厚墓志铭》概括柳宗元一生,重点突出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和高尚人格。全篇有叙有议,含蓄委婉,人物形象极为鲜明。尽管韩愈的不少墓志铬是应景文章,难逃“谀墓”之嫌,但其中许多篇章却投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且随笔写来,变化多样,因而极富文学色彩,也极富个性色彩。王维的《山中与裴迪秀才书》以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和声音的特别敏锐,选择最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写出了冬日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随手写来,漫不经心,月夜景色的美妙,贬谪中自我排谴的心境却跃然纸上。范成大《峨眉山行记》刻意描绘峨眉山“佛光昼见,神灯夜来”的景色,读后如临其境,如随其游。象此类极富个人情趣和个性特色的叙事、写景、抒情之作,在唐宋散文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三、唐宋散文体裁的变革和题材的开拓

唐宋散文完成了应用性向文学性的转化,作家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创造性得到了高度的发挥,因而散文体裁更为丰富多样,题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首先唐宋作家对传统的应用文体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例如“序”的早期形式是书的引言或一章,目的在于揭示该书的宗旨与范围,如孔安国《尚书序》、卫宏《诗大序》。到魏晋,“序”的内容渐次丰富,但仍大体是为诗,文集而作,如石崇《金谷诗序》,王羲之《兰亭集序》。序发展至唐代,出现了“赠序”这一新型散文体,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篇幅虽短,却充满了豪情逸兴,写法上也更自由灵活。至韩愈,“赠序”一体就更为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了。《送李愿归盘谷序》借李愿之口描绘世态人情,嘲笑趋炎附势的官迷,文、意皆奇。《送孟东野序》强调文学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虽为赠序,实是上乘的文学散论。韩愈以后,“赠序”一体在唐宋作家手上就更为得心应手了。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送梅圣俞归河阳序》、《送徐无党南归序》,或叙友情,或加规劝,写来明白流畅,平易近人。陆九渊《送宜黄何尉序》,朱熹《送郭拱辰序》,一为安慰因保护百姓利益而与县长不和被免职的何尉;一为画家郭拱辰写照,前者感情强烈,爱憎分明,于中可以窥见作者平生学问心境;后者信笔挥洒,形神兼似。

基志铬本为应用文体,志记生平,铬赞德行,大多囿于“铺陈郡望,藻饰官阶”的旧程式。因而难免多加谀美,堆砌仁爱德孝之类的陈词滥调,并无多少文学色彩。但到了唐宋作家手中,不少墓志铬却成了抒情写意的名篇。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铬》以流畅的语言描述堂弟陈孜的形象,时有精彩之笔,显然吸收了史传文学的笔法。韩愈墓志铬则更是名作叠出,不但有真情实感,而且变化多样。范仲淹《东梁院使君墓志铬》,描写宋代著名边防将领种世衡组织各族人民共同抗击西夏入侵的劳绩,详明亲切,颇为生动。苏舜钦《处士雀君墓志》写朋友雀君科场蹉跎半世,最终不得不归隐不出的遭迹,读来颇有辛酸之感。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铬》概括韩愈生平,抓住谏佛骨、说韩弘、使王庭凑三事,突出表现了韩愈的大智大勇。全文剪裁精当,形象动人。欧阳修《黄梦升墓志铬》、《张子野墓志铬》,或感伤朋友志不得志,或痛悼老友盛年而逝,悲天悯人,一片真情溢于纸上。王安石《王深父墓志铬》、《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铬》、《兵部员外郎马君墓志铬》,一反政治家的庄重面孔,字里行间,充斥着沉痛和不平,所叙墓主的形象也很鲜明。

赋、铬、箴、赞这一类文体至六朝已完全成为骈体,且主要为应用文,虽然其中也有少量抒情之作。唐末皮日体、陆龟蒙开始对这类文体进行了由骈转散的变革,但艺术成就并不高。欧阳修成功地创造了散文赋这种文体。其《秋声赋》以壮阔的气势写凛洌的秋景,由自然景致联想到人生易老,世事艰难,油然生发出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其中充满着盛世危机之感,体现了宋代作家浓烈的思辨色彩,寄托了他们对生命存在价值的祈求和肯定。苏东坡的前后赤壁两赋,既保持了辞赋全面铺陈的章法,又赋予其诗体散文的灵魂,比欧阳修的赋更为解放,抒情、叙事、议论、写景融为一炉,语言流畅,音节自然,情景交融。散文赋的体制亦由此形成。

除了对传统应用文体大胆改造,推陈出新之外,唐宋作家还创造了不少新的文体。韩愈创造了“解”“杂说”一类文学意味较浓的杂文新体裁。《进学解》假设国子先生与学生的对话,抒发自己遭贬斥不得重用的牢骚,曲折地表现了他对当时朝政的不满。文章承继赋体而又多变,句法整齐但又有别于骈体,显得更为灵活自然。《杂说》四篇内容犀利,形式活泼,借用比喻,抒发作者胸中的不平之气。

山水游记虽然始于南北朝,如鲍照《登太雷岸与妹书》、吴均《与宋元思书》、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及郦道元《水经注》,但它们或是书信,或是地理著作,严格说来不属于游记范畴。谢灵运《游名山志》,虽以游记名篇,但山水的独立形象并不鲜明。只有到了唐宋作家手中,山水游记这朵奇葩才开放得格外鲜艳动人。元结《右溪记》放恣山水,在客观描绘山水景物的同时,注入了抒情和论论的成分,开了山水游记的先声。柳宗元继起,大量创作游记,以生动的语言,形神毕肖地描绘了自然山水的种种形态,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随其游;同时,又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悲愤之情寄托其中,自然景物与人的感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宋人游记则更多。陆游《入蜀记》为游记专著,写景物、记古迹、叙风俗、作考证、抒感慨,内容丰富多彩,笔法潇洒自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则就游山而发议论,说明无论是学向还是人生,均需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苏轼《石钟山记》重点亦不在记游,而是由石钟山命名的辨别而借题发挥,指出对任何事物都不能“臆断其有无”。两篇游记均不以抒情、写景见长,而以议论、说理取胜,在游记发展史上又辟一新径。到宋代作家手中,游记体式已是多种多样,如群星灿烂,百花争艳,形成了一个极为繁荣的局面。

小品文在唐宋也是极度繁荣。唐末小品文指斥时弊,抨击朝政,在一塌糊涂的衰世泥塘里放出光彩,显露锋芒。行文也十分灵活,性之所至,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的札记小品最见其幽默品性和人格魅力。或记述治学心得,或袒露友情,或叙风土人情,笔锋细腻,情景逼真,亲切有味,娓娓动听。南宋笔记小品更见繁荣,专著层出。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活小事,无不入文,盎然成趣,风格也更趋于平易、轻松和活泼。

四、散文技法的丰富与散文语言的充分变化

唐宋时期,由于作家主体意识高扬,散文风格更为多样化,散文技法也更为丰富,散文语言也有了充分变化,更为贴近生活。

山水游记,虽始于南北朝,但描绘仍很简陋。唐宋时期,游记吸取了山水画、山水诗的营养,并有所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山有山的个性,水有水的特征,随物赋形,各尽其妙。《钻鉧潭记》与《小石潭记》均以潭为描写对象,前者着力描写潭源,从自然本身着眼,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钻鉧潭的方位、形势、以及冉水曲折奔流的壮观。后者则着力刻划潭水的清澈,首先从“石”上落墨,描绘“全石以为底”的潭形,揭示出潭水清澈的原因。接下来用烘云方托月的手法,描写“皆若空游无所依”的鱼儿,进一步反衬出潭水的清冽。这样的描写使作品富有特殊性,因而也极有个性。

山水的描写,在唐宋作家笔下,再不是纯客观地描写和再现,而是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受,使描写的对象成为作者的知已或者作者的化身。柳宗元《钻鉧潭西小丘记》,先化静为动,着力描绘小山上千姿百态的群石;似牛马饮溪,如熊罴登山。再从小丘的价廉,景胜但“连岁不能售”的境遇借题发挥,表达自己长期遭贬,怀才不遇的悲愤。象此类融情于景的手法,我们在唐人游记中经常见到。宋代作家除了运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游记创作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都是此类名篇。)他们还广泛运用寓理于景的手法,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将抽象深奥的哲理,具体而浅近地表达出来。王安石《石门亭记》抓住前人建亭之意并不明确这一疑点立意,先甩出五个问题,将前人建亭用意一一问遍,再逐个作答,最后将用意收拢在“仁”字上,揭示出文章的旨趣。苏轼《超然台记》着眼点意在反映自己淡泊自适,无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曾巩《拟岘台记》写景的笔墨虽然不少,表达的核心却是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这类游记虽然不乏自然真切的景物描写,但作者往往是写物而不拘于物,读者刚刚还凭借文字的纽带,同作者一起去寻幽探胜,而一经点破,便茅塞顿开,妙然悟理。

前人常用“韩潮苏海”来评述韩愈和苏轼的散文,着意于文章的气势与变化。其实纵横开合,变化多姿是整个唐宋散文的共同特点。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都好作翻案文章,表现了他们不唯古是从的怀疑精神。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一反传统见解,认为孟尝君不是“得士”,而是“失士”。尽管文章推理有绝对化的倾向,但说理周详,转折多急,极尽开合变化之能事。韩愈《送杨少尹序》也是一篇善变的奇文。文章描述国子司业杨巨源离京回乡众人送别的场景,摆脱了那种先描绘送别场面,再抒发一遍感慨的通常套路,而是借助想象,把摄像的焦距调远,扩大文章的时空容量。文章开头写西汉疏广、疏受叔侄功成身退离京回乡,众人送行的热烈场面,再由客而主,连续提出几个问题,“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不落莫否?”这样巧妙地将杨巨源与二疏联系起来,而留下巨大的空白让读者思索。韩愈并未亲睹送别场面,然文章腾挪变化,确实称得上翻新出奇。同韩文一样,苏轼的散文也特别善于收纵,《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是为悼念亡友而作。但开篇读来,满纸谐语,情趣横生,不象悼文。至终篇,作者睹画思人,痛哭失声,作者与亡友之间深情毕现。其实,文章开始之谐,正为后文作了有力铺垫,文章极富变化而又极为自然,正所谓“文变而情不变”。

唐宋散文的巨大成就与高度个性化的语言也是分不开的。韩愈提倡“惟陈言之务去”,其创作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言贵独创,词必已出,他的文章不仅融会前人佳作,而且多用唐人口语。如《蓝田县丞厅壁记》中“目吏问‘可不可’吏日‘得’”这就是当时口语。《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张巡临刑前对南霁云所说:“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不为义屈!”也是生动的口语。口语的活用,使文章更为活泼灵动,绚丽多彩。也表明古代散文语言在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韩愈文章中还有许多自铸新语,不少成语流传至今。语言的独创与变化,使韩愈散文独具一格。但韩愈有时为了力避陈言,常用怪异之字,久之不免流于晦涩。韩门弟子更是将这种“横空盘硬语”推向极致。因而以欧苏为代表的北宋作家。呼吁“勿用造语”“取其自然”,经过他们的身体力行,散文语言更加贴近生活,更趋平易自然。至此,中国古代散文语言才发生了充分变化,散文语言才更为生动流畅,多姿多彩了。

宋濂《新雨山房记》翻译

答一、整体感知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二、问题研究

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生活上艰苦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岩厅派

2.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因为课文只是节选,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练习说明

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要求学生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够这么做的原因,既为学生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提供了一次说的机会,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也能引导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最后一问“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可不拘一格,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词语,特别是与现代汉语表达不同的词语,从而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1.致:得到。

2.走:跑。稍:稍微、稍许。

3.益慕:更加仰慕。益,更加。慕,仰慕、倾慕。

4.患:忧虑,担心。尝:曾经。

5.俟:等,等到。

三、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意在引导学生运用现代伏蔽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让学生就这一话题开展讨论,最好能有不同的意见。讨论中看法不一致不要紧,通过讨论甚至辩论,更有利于碰撞出学生思想的火花。如果能有同学就此谈到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的关系,甚至引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句,显然有助粗贺于将讨论引向深入,应该大力表扬。

教学建议

一、补充文体知识,引导学生大体了解“书序”和“赠序”的区别。

二、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对比手法,领会文章内容,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三、辨识一些文言词的读音。

四、挖掘本文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勤勉学习,不怕吃苦。

有关资料

一、作者介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二、明初散文

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是由元入明者。他们经历了社会动乱,对治乱兴亡的体验较深,因此创作比较贴近现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等。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

三、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四、课文删节部分原文、注释和参考译文

今虽耄老⑴,未有所成,犹幸预⑵君子之列,而承⑶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待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⑷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⑸日有廪稍之供⑹,父母岁有裘葛⑺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⑻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⑼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⑽之卑⑾,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⑿在太学已二年,流辈⒀甚称其贤。余朝京师⒁,生以乡人子谒余⒂。撰长书以为贽⒃,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⒄。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⒅也;诋⒆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⒇者,岂知余者哉!

注释:⑴〔耄老〕年纪大。⑵〔预〕参与。⑶〔承〕承受,接受。⑷〔过〕超过。⑸〔县官〕这里指朝廷。⑹〔日有廪稍之供〕天天有米粮供给。廪,粮仓。稍,廪食,官府发给的粮食。⑺〔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⑻〔司业、博士〕官名,国子监的老师。⑼〔假诸人〕假之于人,向人借。⑽〔天质〕天资,人的智力。⑾〔卑〕低下。⑿〔君则〕马生的字。⒀〔流辈〕同辈的人。⒁⒁〔朝京师 〕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⒂〔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浦江县和东阳市在明朝同属金华府,所以说是同乡。谒,拜见。⒃〔撰长书以为贽(zhì)〕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⒄〔夷〕平和。⒅〔志〕意愿,心愿。⒆〔诋〕诋毁,诬蔑。⒇〔骄乡人〕在乡人面前炫耀。

参考译文:

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询问而不告诉、去请教而得不到指导的情况了;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东阳县的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人十分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言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谈论事理,言辞温和,脸色和悦。自己述说少年时用心学习很勤奋。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把过去求学的艰苦告诉了他。

五、《送东阳马生序》讲析(节选)(吴功正)

这篇文章意在勉励当时的太学生要刻苦读书,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量。现在分几段来谈。

第1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一共有三层。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嗜学”就是喜欢读书,家境贫寒却又无法买书来看,只好向别人借书,“手自笔录”,自己亲手抄写,这就成了解决矛盾的办法。“手自笔录”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学习的勤奋态度。接着用寒冬天气抄书的情景进一步描写这种刻苦精神。“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砚台里结了很硬的冰,手也冻僵了。这既是指天气,又是指家道贫寒。而“砚冰”“手指”,是围绕着“手自笔录”的抄书方式写的。“弗之怠”,是说不懈怠偷懒。这是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的刻苦。作者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用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走”是跑的意思,这里指“赶快”。“走送之”,亲自去借,又亲自去送,而且赶紧送去。“不敢稍逾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这个“稍”字强调了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乐于借书给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观群书”。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表面看来,是“不敢稍逾约”,实际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艰苦的学习精神。这一层是写读书刻苦。

第二层一开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便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成年。前一层说的是学习刻苦,这一层讲的是求师艰难。写的是“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情景。所谓“乡之先达”,是指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就是带着经书去请教。“百里”,是说路程远,显示了求师欲望的迫切和坚决。这个情景是分三点来写的。第一点写老师的严厉。“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这是概括性的评价,然后用学生挤满屋子这一情景进一步烘托渲染,说明这位老师确实有学问、有知名度。但是,即使是求教的人很多,老师也没有“稍降辞色”,言辞、态度很严肃,丝毫也不随便。这是用的反衬手法。而写老师严厉又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于是,接下来的第二点是写平时请教老师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倾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第三点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态度更加谦和,以至于不敢出声。这里的两个“愈”字,相当传神。“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又继续请教。这一层是写求师难。

第三层主要写求学的艰苦情况。作者选取了一个特定情景加以描写。“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明穷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险恶。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环境、气候的特点上着眼。“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这些又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这是写行,同时写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穿破旧棉袍,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鱼美肉可供享受。这一切,都表现了一个“苦”字。而着力写苦,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作者连用这样几个动词,“被”“戴”“腰”“佩”“备”,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像神那样光彩艳丽。这是个比喻,这一个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对比就越鲜明。“余则袍敝衣处其间”,一边是服装鲜艳,一边是破衣烂袄。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经过这样的对比后,作者的笔墨开始转折,进入对精神境界的揭示,“略无慕艳意”,表明他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有足乐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他就不会在吃、穿上和别人比较了。接下来作者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束这一层,说明这只是一个例子,是一种特定情景,从而用特定来说明一般,概括了许多类似情形。

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确,但作者不是板着面孔空讲道理,而是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而这种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包含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因而显得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感到亲切。文章从叙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离题,实际上内在的勾连很紧。写年轻时读书、从师、求学的经历,选取的是跟题旨有关的事情,因而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又无不是为着勉励马生。因而,全文的结构紧密,最后推出题旨就显得水到渠成。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本章的结论便是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六、《送东阳马生序》赏析(周溶泉、徐应佩)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元至正中,荐授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不赴,隐东明山著书。明初以书币征,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后因长孙宋慎与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牵连而被贬四川茂州,死于洪武十四年(1381)五月,终年七十二。正统中,追谥文宪。

宋濂少时勤苦好学,元时曾受业于文豪吴莱、柳贯、黄之门,得其薪传。于书无所不窥;自少至老,未尝一日释卷,故学识、文才俱登峰造极。及事明太祖,凡国家祭祀、朝会、诏谕、封赐之文,多出其手。相传明太祖尝以文学之臣问于刘基,基对曰:“当今文章第一,舆论所属,实在翰林学士臣濂,华夷无间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听让。”(《跋张孟兼文稿序后》)当时日本、高丽使臣来京朝贡者,每问“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购其文集而归。著有《宋学士集》《宋文宪全集》并行于世。宋濂文雍容高华,醇厚演迤,而多变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刘基于其所著《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中引欧阳玄赞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极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沈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其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飘然骞举,不沾尘土;其词调清雅,如殷卣周彝,龙纹漫灭,古意独存。其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驺前陈,应接不暇,非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此!”他在文学上主张崇实务本,“必有其实,而后文随之”;强调“随物赋形”、“人能养气则情深文明,气盛而化神”(《文原》)。著名篇章有《秦士录》《王冕传》《胡长孺传》《李疑传》《环翠亭记》《看松庵记》等,《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也在京城,就读于“太学”。马生回乡探亲,宋濂写了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道为学之难”,勉励马生勤苦学习。这篇赠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叙自己“为学之难”,先揭示“嗜学,家贫”的主客观情况。“嗜学”,有强烈的读书愿望,浓烈的读书兴趣,而“家贫”则无力购书,无资聘师,无法结友。在这种处境下,唯有靠自己的“专心”、“劳苦”予以克服。作者先叙无书之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好读书却买不起书,只有走借书之途。再写借书之难,借来的书,不能污损,不可久待,只有“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不逾约,即使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笔录”。复写求师之艰。先写“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趋百里外”求教,不辞劳苦。乡贤因门人弟子众多,对他“未尝稍降辞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却是“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会遇到“叱咄”,而他却“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乡先达的态度愈差,他的态度却愈敬,可见求知的心诚。再写外出从师的“勤且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道路、环境、季节、气候,都极恶劣,而他“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则置天寒地冻于不顾,山高路远而不管。对于衣、食、住也不讲究。寄居旅舍,一天两顿饭,无甘美肥鲜;一身粗布破袍,无光鲜锦绣。作者于前面以环境的恶劣突显其坚苦不移,这里则以“烨然若神人”的纨绔子弟为对比,反衬其独得其乐。正由于如此,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他才能“遍观群书”,而列于君子之列,居天子之侧,四海称其姓氏。从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看,宋濂可谓学有所成的了。接着写诸生学习条件优裕而懈怠,回应上文,又明揭意图。作者仍然从食、住、书、师四个方面予以对比。太学生无衣食之患,相反的是鲜服美食;高堂大厦,群书毕集,师随左右,不像自己当年的学习,有“冻馁之患”、“奔走之劳”、“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条件的优裕和效果的不佳又形成对照。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础上其理颖然而出:“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显示了不容置辩的力量。最后一节文字写作这篇序的目的:“勉乡人以学”。作者和马君则系同乡关系,又是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加之以长信为进见礼,言和色夷,是个流辈称其贤的“善学者”,因而才诚恳地以“为学之难以告之”。由于文中是以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为例证的,因而要申说一下无“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的意思。作者在行文中也一直注意防止骄矜之意,写向人请教,说“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称自己“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以及“幸预”、“缀”、“谬称”等谦让之辞,纯然是长者之风,学者之范。

作者勖勉后生马君则,语重心长,寓理于事,其事一为己事,一为人事。叙己事,娓娓动听;述人事,头头是道。以己事与人事相比照,其理煜然。人事即为太学生事,马生系太学生中之一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太学生,是个“用心於学甚劳”的“善学者”,因而具有劝勉的基础,否则也不必如此谆谆告诫。这篇劝学篇,因为作者现身说法和严密对比,事繁而不芜。语简而意昭,不愧是宋濂的力作之一,也是明文中的佼佼者。

宋濂不仅学识丰赡,文才彪炳,而且政治经验富足,马生原是个用心于学的人,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作者又为何还要如此教诲?作者不说太学使人养尊处优,不求上进,而讲条件优越,要充分运用。这是因为他深知朱元璋登上宝座后一直妒贤嫉能、杀戮功臣,以巩固其统治。他的亲信谋士、开国功臣刘基就死于朱元璋的阴谋,开国元勋徐达、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中丞涂节、吏部尚书詹徽、开国公常升等都被朱元璋以各种借口而杀害。宋濂可谓知时识世,在朱元璋大清洗之前就告老还乡,退居林泉。他这次“朝京师”,马生“撰长书以为贽”,对他加以赞颂,他为了避免朱元璋的疑忌,在赠序中不讲为国为民之类的涉嫌的话,而讲万年百处可说的读书问题。谈读书,还不忘赞扬一下太学,对皇帝主办的学校条件说了一番好话。从这里可见宋濂不仅饱有学识,而且老于世故。宋濂虽然如此小心谨慎,可是后来他的孙子与一案有牵,也株及了他。

送东阳马生序的课外阅读及答案

答1.对比作用 用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做对比,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富足/充实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 用太学生们学习条件的优越和作者自己学习条件低劣形成对比,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学业能否有成就,取决于主观努力,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 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读书。 3.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4.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马生什么道理?虽然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自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为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5.作者并不因为衣食住行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读书声画创作一幅对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侧耳为学勤。 6.作者为什么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 用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的学习,有概括作用。 7.“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的原因? 勤奋好学,虚心求教。态度认真,拿羡谨谦虚谨慎。用心专一。 8.写衣食住行之苦的目的? 衣食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馆里的富家子弟,而是真实表现自己中有足了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 9.“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我赞成中有足乐,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生读书的必备条件,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一种高尚的情趣。 10.读完本文,会明白的道理? 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成绩。学业的精通,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1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远行万里,向先达虚心请教。 12.具体指出稳重的描写和议论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描写:“未尝稍降辞色”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严肃的神态;“俯身倾耳”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奇案功德姿态;“烨然若神人”形象地写出了同舍生华丽的外表;“缊袍敝衣”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粗陋的衣着。 议论:“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点名虚心请教的好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点明不耻恶衣食的原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点明段旨;“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表明段旨;“是可谓善学派氏者矣”点明马生的为人;“余故道为送至难以告之”点明段旨。 13.对于刻苦勤奋、执着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有什么看法? 这种刻苦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消基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4.本文为什么没有板起面孔,说教之感? 作者现身说法,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领悟要义,要义比单纯议论更感人,更容易被马生接受。(将自己求学之难与太学生优越学习条件形成对比,情真理足),使人折服。 15.写了哪几方面的难? 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成年求师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 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叩问难;成年后求师旅途艰;成年后求师生活之苦。 16.怎样看待作者尊师从师的态度? A.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师长,请教问题态度恭敬,认真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只有尊师重教,才能学有所成。 B.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现象,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平等交流,各抒己见,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7.“善学者”应有怎样的品质? 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8.有关文章主旨的对联? 名闻天下 文称四海 缘于心无旁骛 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养尊处优

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c )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俯身倾耳以请

2.翻译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这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借书给我的原因。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他心情好的时候,再去请教。

3.回答问题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4.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

刻苦学习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俯身倾耳以请

2.翻译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

3.回答问题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8],益慕圣贤之道。又患[9]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11]趋[12]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3]执经叩问[14]。先达德隆望尊[15],门人弟子填其室[16],未尝稍降辞色[1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8],俯身倾耳以请[19];或遇其叱咄[20],色愈恭,礼愈至[21],不敢出一言以复[22];俟[23]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得到。

[4]假借:同意复词。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请教。

[1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又作德高望重。望,声望,名望。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隆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7]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28]支:通“肢”四肢的意思。

[29]媵(yìng)人:服侍的人。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洗。

[32]以:用。

[33]衾:(qīn)被子。

[34]拥:围着。

[35]而:表示修饰。

[36]乃:才。

[37]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9]缨:帽带

[40]腰:腰佩。腰,用作动词。(名作动)

[41]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2]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3]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4]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45]中:内心。

[4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47]盖:大概。

[48]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49]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50]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51]流辈:同辈的人。

[52]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53]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

[54]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55]论辨:辩论。“辨”通“辩”。

[56]夷:平和。

[57]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部分考题(基本会考)以下为个人所写请勿盗取盗取必究

解释括号词

无从致书以观(致)( )

送走之(走) ( )

计日以还(计)( )

余幼时即嗜学(嗜)( )

解释句子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_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__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__

通过上文关于送徐无党南归序的相关信息,窝牛号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窝牛号的其他页面。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