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妙玉判词」妙玉判词结局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妙玉判词,以下关于妙玉判词结局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读书跨年季#《红楼梦》中关于妙玉的画、判词和曲子,依然还是运用古代谶纬隐语的格式,如同《推背图》里的图、谶、颂一样:

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王质,终陷淖泥中。’”

《世难容》:气质美女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搂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妙玉的判词与其他判词有一个区别:另十一人的判词或隐一段历史,或隐一个人物(巧姐、惜春);而妙玉的判词拥有双重隐意,一是隐一段历史,二是隐一个跨越三百余年的“东施效颦”。

妙玉判词所隐藏的那段历史

在对判词进行倒叙解读中,秦可卿、李纨、巧姐、王熙凤和惜春的判词,概括了明朝从嘉靖二十一年进入末世,至崇祯十七年灭亡,以及崇祯帝自缢后的悲惨境况;贾迎春的判词,则是隐写南明第一个政权弘光时期,及其灭亡的结局。

依照这个顺序和规律,妙玉的判词所隐藏的是鲁王监国政权呢,还是隆武政权呢?

第十七回,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介绍时说:“这姑娘……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第六十三回,邢岫烟向宝玉介绍妙玉道:“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称‘畸人’”。

所谓“十八岁”、“槛外之人”、“畸人”,暗示了“妙玉”是在影射隆武帝朱聿键,

如果说“十八岁”就是指年龄,“槛外之人”就是指“摆脱了世俗羁绊之人”,“畸人”仅指“畸零之人”,那么在“真事隐去“的语境下,也就失去了意义。

其实,“十八岁“是在隐指隆武帝为明朝第十八位皇帝;

”槛”有两个读音:坎kan和监jian,“槛外之人”乃是从“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演化而来,“槛”有囚笼、牢狱之意,以“槛”隐喻“监狱”,意即“监狱外之人”,暗示朱聿键曾被监禁二十四年;

朱聿键十二岁即被其爷爷老唐王朱硕熿关禁在承奉司,十六年后出来作了七年唐王,又被崇祯帝关进凤阳府皇室监狱八年,出来不久,又做了十四个月皇帝,随后在汀州被清军所俘,绝食而亡,只有这样的“畸形人生”,才可称为“畸人”。

第四十回,妙玉自称“在玄墓蟠香寺住着”,这座寺庙指的是苏州吴中玄墓山的“天寿圣恩禅寺”,通常被称为”邓尉圣恩寺”。玄墓山与邓尉山实为一山,传说光武帝刘秀时期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曾在此隐居,故而得名“邓尉山”。

光武帝和邓禹都是南阳人,而朱聿键恰好也是南阳人。弘光政权灭亡后,黄道周、刘宗周、郑洪逵等明朝大臣,之所以要立朱聿键为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朱聿键来自南阳,希望他能象刘秀光复汉朝一样光复明朝。同时,邓尉圣恩寺因为在光福镇境内,所以又名“光福寺”,“光福”谐音“光复”,书中写妙玉住在玄墓蟠香寺,是因为这些地名可以成为妙玉影射隆武帝,以及希望他能够光复明朝的意象。

另外,邓尉山漫山遍野都是梅花,作为江南人的探梅圣地,被称为“香雪海”。而妙玉在大观园居住的栊翠庵,也栽满了梅花,其实是在用栊翠庵的梅花象征邓尉山的梅花,也就是在把栊翠庵暗喻为邓尉山。

第五十回,邢岫烟、李纹、薛宝琴分别以红、梅、花为韵,各写了一首《咏红梅花》,随后被罚到栊翠庵求梅花的宝玉,又写了一首《访妙玉乞红梅》。这四首七律表达了什么隐意呢?

宝玉的《访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间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这首诗在暗中把梅花比做了妙玉,也就是隐指隆武帝。邢岫烟写的是:

“咏红梅花”得“红”字: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红。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邢岫烟影射湖广总督何腾蛟,因为何腾蛟字云从,书中便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而出岫”之句,取了“邢岫烟”这个名字。这首七律与何腾蛟被满清杀害前口占的那首《绝命诗》堪称姊妹篇。李纹写的是:

“咏红梅花”得”梅”字:

白梅懒赋賦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醉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南江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这首诗里充满了一种改变与转换,体现的是,农民军在李自成于九宫山遇难后,接受隆武帝招抚,改为忠贞营,李锦(李过)被赐名为李赤心。忠贞营长期战斗在长江两岸,成为了南明抗清的一支主力军。薛宝琴写的是:

“咏红梅花”得“花”字: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意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降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这首诗隐写和体现的是,郑森被隆武帝赐姓朱,和赐名成功,而成为国姓爷的那份骄傲。以及坚持抗清到最后,不辜负隆武帝期望的精神。

由此可以看出,宝玉的诗是将隆武帝比作梅花,而另三首咏梅诗,则隐喻的是朱聿键当时所倚重依靠的何腾蛟、忠贞营、郑家这三股力量。

隆武帝在南明几位皇帝中是比较有作为的,虽然有复明之志,却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力量,一直在福建被郑芝龙所挟持,最后在汀州被清军所俘,绝食而亡。

这也是妙玉判词中“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的第一层含义。而那首曲子《世难容》,就是对隆武帝光复明朝最后失败进行的凭吊祭奠。

判词的第二层含义是:

揭露和讽刺跨越三百余年的“东施效颦”

第十七回,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如此介绍妙玉: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不中用,到底这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嬤嬤,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京,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傅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竞未回乡。”下面又说:“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对妙玉的这些介绍,并非随随便便地凭空杜撰,而是根据邓尉圣恩寺的开山鼻祖万峰大和尚的平生经历演绎而来:

1、万峰幼时”见僧辄微笑,作合掌态”;妙玉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也不中用”,出家后才好了,这是暗示妙玉如万峰一样,自幼就有“佛缘”;

2、万峰“深造物谛,词翰奇古”;妙玉“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

3、万峰身穿袈裟,却不剃须发;妙玉是带发修行;

4、万峰“其行为与人迥异”;妙玉“自然骄傲些”,自称“畸人”;

5、万峰的师傅千岩禅师精通先天神数,告诉他“汝逢汝名所止”;妙玉的师傅亦精通先天神数,告诉她“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

6、万峰道“不可攀高接贵,轻慢下流”;妙玉说“候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

7、邓尉圣恩寺曾因万峰禅师而称为“万峰寺”;而邓尉圣恩寺本来是座佛门“庙宇“,恰好是“妙玉”的谐音。

通过这些对比可知,妙玉之名还影射着邓尉山“天寿圣恩禅寺”。可是,这种影射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原来,据《圣恩寺志》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二十九,万峰禅师圆寂圣恩寺,享年七十九岁。是年初,皇帝召万峰入京,旨至,万峰前七日逝。”又《天寿圣恩寺记》记载了圣恩寺在明初,受明太祖朱元璋圣恩的情况,寺僧住持面见大明皇帝,“荐召奉天殿赐坐”,并“仰瞻应对”,“上大悦,欲授以僧录,纲领法门”。在圣恩寺住持“稽首恳请”下,“诏许之”。其后又“爰洒宸翰,遣中贵斋”……明太祖其后又“屡荷龙章、宠赐弥厚”,足见洪武帝对圣恩寺赐予了怎样的隆恩。《圣恩寺志》还记载了朱元璋为圣恩寺写的《怀僧无念,特赐松实诗并序》和几首诗,此处且节录两首:

其一、《赐僧无念诗用前松实诗韵》:

谈空幽隐入烟萝,路合苍苔岁月多。

问道无门明五教,进离何处受三诃。

残经对月从容诵,补纳朝阳自在歌。

侣影山间真寂寞,俦灯松下任坡陀。

其二、《圣恩寺高僧及礼塔寺题僧无念九岁出家》:

从师童子问清玄,世事茫然学坐禅。

幼出渐知心是佛,老来悟得性通天。

朱门不谒藏金赐,茆屋无干饮碧泉。

召至九重谈妙法,向伊落魄几经年。

这一切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早年为僧的朱元璋,赐予这一寺庙的厚重“圣恩”。

三百年后:

据《圣恩寺志》,《光福镇志》和《邓尉圣恩寺志》中都有记载:康熙二十八年(1689)早春,第二次南巡的康熙途经苏州时,于二月初五,慕名前往玄墓山圣恩寺。84岁的住持济石大师率众僧出寺迎候。康熙“温语慰劳”下与众僧问讯交流后,不顾劳顿,上邓尉吾家山观赏梅花,当时“夕阳在山,花光掩映,上情欢甚,至酉刻方回”。寺中四宜堂陈设御榻,内侍进膳毕,传谕“取纸笔入内”。初六日,卯刻,和尚朝见,面赐御书“松风水月”四字,帑金二百两,和尚与众僧谢。恩进《山寺》一部,上翻阅数页,命侍卫收贮。另外,康熙还为圣恩寺赐诗一首:

邓尉知名久,看梅及早春。

岂因耽胜赏,本是重时巡。

野蔼朝来散,山容雨后新。

缤纷开万树,相对惬佳辰。

这是一种跨越三百余年历史时空的对话:

明太祖向圣恩寺“爰洒宸翰”,康熙帝就“面赐御书”;明太祖对圣恩寺住持“诏请垂问”,康熙帝亦“温语慰劳”;明太祖对圣恩寺“屡荷龙章,宠赐弥厚”,康熙帝亦“帑金二百两”;明太祖为圣恩寺写诗作序,康熙帝亦即兴赋诗。

康熙为什要进行这种模仿呢?既是为了平复化解江南僧俗对满清的抵触情绪,也为了证明满清不但取代了朱明的江山,即便是属于朱明的皇室寺庙满清也要取而代之。

妙玉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以及,把邓尉圣恩寺在书中称作“玄墓蟠香寺”,也是对康熙(玄烨)驻跸圣恩寺的政治目的,进行的揭露和讽刺。

(下篇《倒叙解读“金陵十二钗”判词之八:史湘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妙玉判词」妙玉判词结局》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