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分为几部分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以下关于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分为几部分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赤壁与文化黄州的建构

2007年11月6日,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的古代书画拍卖专场中,明代画家仇英的《赤壁图》以7952万元创下了中国绘画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的世界记录。经专家鉴定,这幅画可认定为仇英真迹,从其画风来看,属画家在中年时期的作品。初为清宫旧藏,后随末代皇帝溥仪出宫离开北京时而流散民间,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此幅《赤壁图》长129厘米,宽23.5厘米,画面描绘的是宋代苏东坡《后赤壁赋》诗意,与仇英自己另两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赤壁图》相比有其独特图像特征和价值。其实,中国古代艺术史中,黄州赤壁为历代画家所喜爱的山水题材,如果我们再把黄州赤壁的人文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分析,就不难理解仇英《赤壁图》拍出天价的真实内涵。

赤壁图

文化和历史视野中的古城黄州是围绕三国赤壁之战和宋代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两个历史事件而展开的。因此,黄州赤壁的人文历史自古就有两个显性主题:一是三国时期孙刘联盟火烧赤壁,尽管历代有关赤壁之战的发生地一直存在分歧,但黄州从此与这段历史紧紧相连;二是北宋元丰三年(1080)春,苏轼因乌台诗案贬来黄州,常在此逸兴吟颂,留有千古一辞以及前、后《赤壁赋》,后人将赤壁和苏东坡的名字联在一起,名曰:“东坡赤壁”,黄州赤壁因此闻名于世,从而使黄州与中国文学史紧紧相连,“文赤壁”也渐渐成为黄州赤壁文化中的主要内涵。

东坡赤壁

自古诗画相通,赤壁人文意象的生成为赤壁胜景走进绘画提供了主题和内核。因此,在中国美术史上,自宋代以来就有不少关于黄州东坡赤壁的艺术作品。这些山水作品都是以苏东坡在黄州的辞赋为创作蓝本,借隐逸之情表达怀古之意象。分析这些山水图像的风格演变,我们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时期:自宋至明代的文人山水时期、明代中后期以来的装饰性山水时期。同时,这一风格演变过程伴随着两种图像类型的出现:卷轴类图像和器物装饰类图像。也就是说,赤壁图像经由文人士大夫视野中的隐逸与怀古的符码而变为市井文化中赏玩的对象。清代诗人陈大章在《赤壁和谷怀太史》诗中写道:“市井贯谈公瑾事,江山曾废大苏才。”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赤壁图像的审美形式实现了由雅向俗的转变。相对应的,我们认为东坡赤壁的人文意象演变过程与黄州地域人文历史的建构过程相契合,互为表里。本文把东坡赤壁的山水图像放到传统山水画的历史背景中,通过分析赤壁图像系统的形成以及表现媒材的扩展,进而揭示黄州地域人文历史的建构过程。

01

黄州赤壁的两个主题:

“周郎赤壁”和“东坡赤壁”

方闻先生在谈到传统文学题材图卷研究的问题时说:“一件表现得很充分的诗画结合的作品,体系了一个独立的创造性思维的统一观念,这个事实使问题变得很清楚,艺术史家必须学会把画家的文学素养和知识背景作为我们研究的组成部分,必须得到文学和文化史同事的帮助,以阐释后期的中国绘画。”因此,关于文学中的赤壁和赤壁的人文历史对研究赤壁图像显得十分重要。

如前所述,黄州赤壁在中国文化史中的两个主题前后消长。苏轼来黄之前,黄州与三国战事相连多出现在诗词、歌赋、小说中,文人骚客对声威赫赫的大战心往神驰。揽物怀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而黄州赤壁的第二个主题除了苏子以自己辞赋光照文学史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国美术史中领略赤壁山水的魅力。黄州赤壁文化史中的“一文一武”,成就了一个“文化黄州”的概念,正如明代诗坛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在《过赤壁诗》中写道:“周郎事业坡公赋,递与黄州做主人。”

赤壁之战

赤壁作为地名在史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在汉晋之间。在《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中共出现16次,而且都与三国赤壁之战有关。然而,在长江中游的江汉之间赤壁除了黄州一处之外还有四处:蒲圻赤壁、江夏赤壁、汉川赤壁、汉阳赤壁。究竟哪个是赤壁大战的真正战场所在,这个问题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年公案。苏东坡未来黄州之前,凭吊三国赤壁之战的文学作品已经有很多,杜牧、李白、王禹偁都有脍炙人口的诗作传世。晚唐会昌二年(842)著名诗人杜牧出任黄州刺史。诗人一来黄州就写下了《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方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此时,当是诗人盛年之时,应该为朝廷效命疆场,却被充任这偏僻的黄州。英雄无用武之地,发古之幽情,一吐心中不平之气。然而我们则可以看出,初来黄州的诗人认定这里就是当年孙刘联合抗曹的战场,在他的心中火烧赤壁的烟火还未散尽。有学者认为杜牧是历史上最早认定火烧赤壁的战场在黄州。

其实,历史上认定黄州赤壁是三国赤壁大战战场的观点,在唐朝以前就存在,只是唐人普遍认为黄州赤壁就是赤壁大战战场。唐开元十五年(727)以后的十年,大诗人李白曾在今天的湖北安陆居住,这期间写有《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宋咸平二年(999)北宋初期文坛领袖王禹偁任黄州刺史,文学史上尊称“王黄州”,除了他的千古名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之外,还留下了许多诗作。其中《月波楼咏怀》长诗有句:“三国事既远,六朝名已修。远从唐末来,争夺互相仇。”诗人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以诗传诵黄州。他此时的诗作把黄州这个偏僻的小小州郡带入了上流文人阶层的视野中。紧接着,宋元丰三年,苏辙送苏轼来黄州,游览了赤壁之后饶有兴致地写下了《赤壁怀古》:“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在此,黄州的赤壁之名引发诗人的诗意,也不免通过追述古战场,一表对世事流转的感叹。

苏轼谪居黄州四年又四个月,赤壁胜地最令他神往,凭临大江的人文风景使他思绪飞扬,在这里为后人留下了约700多篇的文学遗产。许多学者指出,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一《词》二《赋》是苏轼创作的巅峰。有学者对苏东坡黄州生活创作系年考订得知,一《词》二《赋》的创作是在元丰五年七月至十月之间。

七月十六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道士杨世昌泛舟赤壁湖,作《赤壁赋》。

温国良——赤壁赋

八月十五日,即景思家,作《念奴娇·中秋》;游赤壁矶,高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绝唱,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为东坡文艺创作高峰标志的代表作,誉传千古。

九月九日,徐守君猷携酒于栖霞楼,东坡作《醉蓬莱·重九上君猷》。十月十五日,与客携酒与鱼,出雪堂,过黄泥坂,到临皋,再游赤壁,感“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云云,作《后赤壁赋》,并帖赠杨世昌。

上述赤壁两赋一辞,均是标志着东坡文艺创作高峰在黄州的力作之一。有幸的是,对于黄州的历史来讲,苏轼此时的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为这个偏远小镇赢得了名垂史册的机缘。清代诗人何绍基题诗曰:“古来文章辉山川,黄州胜以东坡传。”东坡赤壁最终成为“文化黄州”的主要内涵。

康熙前期的重臣于成龙被誉为“天下第一廉吏”。虽是官吏,却身为文人,自不免产生对东坡诗才的敬仰。黄州知府任上曾主持修复过赤壁建筑。据《清史稿》中记载:“十五年,岁馑,讹言复起。成龙修治赤壁亭榭,日与僚吏歗咏其中,民心大定……十六年,增设江防道,驻黄州,即以命成龙。”他在《赤壁怀古》中云:“至今传二赋,不复说三分。”

苏东坡在黄州的词赋,诗意地表达了他人生痛苦中超拔的精神历程。在物质和精神双重痛苦的历练之后,总体风格超然清旷。这种历经风雨之后的潇洒为其后的文人艳羡不已。所以,自宋以后有大量的赤壁诗歌和描绘赤壁山水的美术作品出现。在写赤壁诗、读赤壁文、画赤壁画中寄托着对周郎事业的感叹,对赤壁词赋所表达的意境与人生境界的认同。其实,如自杜牧的《赤壁》诗故意“指鹿为马”,把黄州赤壁当作“三国赤壁”后,苏轼、陆游、辛弃疾、元好问、方孝儒、袁宏道等大家也将错就错,造成地理上的阴差阳错,这完全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发抒牢骚,假曹、周以寓意”,正所谓“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了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而且还是建构者。”在一种人与物、人生与际遇的复杂关系中,苏东坡成全了黄州赤壁,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今点热文

今天,《湖北日报》把头版头条留给了黄州

原创投稿邮箱:hzxcb01@163.com

编辑:李梦露 编审:曾凡林 尹宏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分为几部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