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见仁见智指什么生肖 闲话“朋党”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见仁见智,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朋党”,古已有之。按照《汉语大词典》解释,“是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而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战国策·赵策二》,有云:“臣闻明王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可见,“朋党”在当时就已经是个贬义的词汇。还有一种说法,“朋党”,依《说文解字》中所讲,是从“朋”字所引申假借而来,“朋”字的原始含义是凤凰的“凤”。凤飞起来,身后有成千上万的鸟尾随,由此引申出“朋党”这个词。从这个解释来看,“朋党”一词似乎并无褒贬毁誉之义。而在秦汉以后,“朋党”则专门指官僚士大夫为了自己的目的相互勾结,搞“团团伙伙”,树立党羽或者派系的小团体。这些派系之间相互倾轧,明争暗斗,就成了人们口里的“朋党之争”了。“朋党”也再无中性含义,完全是贬斥之词了。

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朋党”与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大同小异。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朋党”,它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也没有既定的结党宗旨,更不存在明确的政治纲领。大致而言,它们只是代表官僚阶层的一群人,或一类人,由于政治上的利害,或因为政见趋同,甚至,仅仅是籍贯相同,便凑起来自然形成一个松散的小集团。即使他们某一方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与另一方发生争斗,最后导致“小鬼遭殃”,也改变不了他们是上层官僚们之间的“神仙打架”的属性。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之所以严惩“朋党”,其主要原因在于,“朋党之争”直接导致皇权旁落。正如唐人李绛所说的:“自古及今,帝王最恶者是朋党”。因此,凡是涉及到“朋党”者,必遭到严惩,即使他同皇帝关系再密切也不能幸免。譬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征虏大将军徐达在推翻大元的一系列战争中厥功甚伟,朱元璋称帝后,仍然经常拍着徐达的背亲热的称呼“徐兄”,又说“徐兄功大,未有宁居”,接着就把自己为吴王时住过得旧官邸赐给了徐达。又封徐达为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可见这种亲密远远超过一般人,即使在历代王朝中亦少见。但是,当朱元璋发现手握重兵的徐达与朝中一些大臣来往密切时,顿生疑忌,害怕徐达朋比结党,有不臣之心。就在徐达背上生疽的时候,朱元璋却故意将蒸鹅赐给徐达,据说这种疾病最忌蒸鹅。面对“朋党”“可能”的出现,朱元璋立刻拉下面孔,毫不手软的置徐达于死地,丝毫不顾及多年来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所建立起的情谊。

如果说开国的皇帝对“朋党”如此敏感,是因为看着前朝轰然倒掉,权柄落入自家手中心有戚戚,那么,有些王朝末代的无能帝王亦对“朋党”颇为警惕,就充满了别样的讽刺。东汉时期,汉灵帝刘宏与宦官曹节曾有一段对话。刘宏问曹节,“什么是‘钩党’?”,曹节回答道:“‘钩党’,就是结党营私的人。”刘宏继续问:“这些党人究竟做了什么恶,需要诛杀呢?”曹节回答道:“因为这帮人互相纠集在一起,想图谋不轨!”刘宏不懂,继续傻问:“他们不轨,到底想干嘛?”,曹节只好道:“他们不轨,就是想图社稷!”看完这对话,颇让人发笑,这个糊涂愚蠢的末代皇帝,连“朋党”都不知道为何物,但是一听到结党的目的是夺取“刘家”的江山社稷,立即就明白了里面的轻重,所以马上下诏,要求务必将“钩党”铲除干净。事实上,东汉真正反对“钩党”的是宦官。所谓“谋不轨,图社稷”,这些致人死地的罪名都是宦官所捏造的。

翻开历史书,从秦朝往后考察,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党争事件的发生。有的时候,表现的多些,有时候少些,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有的缓和些,有的激烈些,概莫能外!秦时,有李斯赵高之间的政治斗争。西汉时,儒臣和文吏之间的对立,大司空何武有:“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验”的话。西汉末期,以王莽为代表的外戚集团把持朝纲,朝中官员和地方官多出自王氏集团手下,大臣刘向上书汉成帝,强烈抨击王氏集团“朋党比周,以营私利”。东汉中期后,外戚、宦官、官僚士大夫各自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终导致两次残酷的“党锢之祸”。西晋时,贾充与庾纯两派斗争。北魏则以崔浩为首的汉族官僚与鲜卑族皇亲国戚之间殊死较量。

唐朝的党争,最著名的就是牛僧孺为代表的牛派与李德裕代表的李派的“牛李党争”。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一种说法,说牛党重进士科,李党反对进士科而重门第,李党代表两晋、北朝以来的山东士族,牛党则代表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的新兴阶级。不过,当李德裕被牛党所陷害,贬到远在天涯的海南岛的崖州时,当时就有人吟诗感叹:“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所谓“八百孤寒”,就是指当时较为清寒的应试举子。可见历史中的是是非非,还真不是非黑即白就可以下定论的。唐朝除了牛李之争,还有朝官与宦官之间的“南衙北司之争”,互相斗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元代的党争更加残酷,斗争到最后往往是刀兵相见和皇位易主。元朝中后期从元武帝到元顺帝的二十五年间,竟然走马灯的换了八个皇帝。可见内部之间斗争的激烈。明朝刚刚建立不久,胡惟庸、蓝玉“党案”便爆发,随后,内阁制取代宰相制,阁臣之间争权夺利的党争就没停过,一直贯穿整个王朝史。黄淮与解缙,夏言与严嵩、严嵩与徐阶、高拱与张居正等等,不可枚举。万历年间,“东林党人与魏忠贤的“阉党”之间的斗争,其残酷放在几千年历史上看都是少见的。清朝前期索额图与明珠的党争,到末期洋务派与守旧派之间争斗就也没停歇过。

朋党之争可以说贯穿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它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常态。它与宦官专权,外戚擅政,母后垂帘等现象一样,成为中国官僚政治中始终无法消除的政治“陋习”。一旦王朝政治开始污浊不堪,社会出现动荡,内忧外患之际,它愈发活跃,同时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结合,进而产生重大的政治变故,深刻左右着中国的历史进程。西方人用开放,来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但是,发展的效果,见仁见智,不过,至少找了一条路出来。而我们的“帮帮派派”“团团伙伙”的“小圈子,虽然有了规定限制,似乎大方向还围绕在“灵魂深处闹革命”的思想领域进行规范,靠内在自我约束效果如何,数千年历史早已给出答案,怎么办?倒还真需要好好琢磨琢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见仁见智指什么生肖 闲话“朋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