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李德印24式太极拳~李德印24式太极拳的口诀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李德印24式太极拳,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李德印24式太极拳的口诀

答一、起势

1两脚开立,2两臂前举,3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1收脚抱球,2左转出步,3弓步分手。

B.1后坐撇脚,2跟步抱球,3右转出步,4弓步分手。

C.1后坐撇脚,2跟步抱球,3左转出步,4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1跟半步胸前抱球,2后坐举臂,3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

A.1左转落手,2右转收脚举臂,3出步屈肘, 4弓步搂推。

B.1后坐撇脚,2跟步举臂,3出步屈肘,4弓步搂推。

C.1后坐撇脚,2跟步举臂,3出步屈肘,4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1跟步展手,2后坐挑掌,3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1两手展毕明开,2提膝屈肘,3撤步错手,4后坐推掌。(重复四次)

七、左揽雀尾

1右转收脚抱球,2左转出步,3弓步棚臂,4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1后坐扣脚、右转分手,2回体重收脚抱球,3右转出步,4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1左转扣脚,2右转收脚展臂,3出步勾手,4弓步推举。

十、云手

1右转落手,2左转云手,3并步按掌,4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三次)

十一、单鞭

1斜落步右转举臂,2出步勾手,3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

1跟步后坐展手,2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1收脚收手,2左转出步,3弓步划弧,4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1收脚落手,2出步收手,3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1后坐扣脚,2左转展手,3回体重合抱提膝,4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1收脚勾手,2蹲身仆步,3穿掌下势,4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1落脚左转勾手,2蹲身仆步,3穿掌下势,4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落步落手,2跟步抱球,3右转出步,4弓步推架。

⑤后坐落手,⑥跟步抱球,⑦左转出步,⑧弓步推架。

十九、海底针

1跟步落手,2后坐提手,3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1收脚举臂,2出步翻掌,3弓步推架。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1后坐扣脚右转摆掌,2收脚手举告握拳,3垫步搬捶,4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1穿臂翻掌,2后坐收掌,3弓步推掌。

二十三、十字手

1后坐扣脚,2右转撇脚分手,3移重心扣脚划弧。

二十四、收势

1收脚合抱,2旋臂分手,3下落收势。

扩展资料

创始起源:

1、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 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门,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

2、另一种说法,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8]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答慧引申而来。

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

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三宝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可以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4式简化太极拳

百度百科——太极拳

李德印的成就业绩

答武术世家,三代名师

李德印教授1938年出生于河北省中部农村一个家庭。爷爷李玉琳幼年丧父,是李家的独子,母亲怕他夭折绝后,自幼便送他拜师习武,不料从此使李家走上弃农从武的道路。李玉琳师出名门,先后拜李存义,郝恩光学习少林拳,形意拳,拜孙禄堂学习孙式太极拳,八卦掌,拜李景林学习杨式太极拳,武当剑。曾任上海尚德国术馆馆长,山东省国术馆教务长,哈尔滨太极拳社社长。被誉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太极拳开拓者”

父亲李天池走上了武医结合的道路,以太极拳,气功,按摩治疗病人,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著名态羡医生。

叔叔李天骥,毕业于山东省国术馆,得到父亲和孙禄堂,李景林名师的指教,曾任哈尔滨国术联合会主任,工业大学讲师,中国武术队第一任总教练,被评为“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他主编了“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等第一批国家统一武术教材,广泛流传世界各地。

李德印幼承家训,在爷爷的严格监督下八岁开始习武。从小学起爷爷就为他订出了“白日习文,夜晚习武”的规矩,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坚持练功。从最基本的三体式,太极起势练起,一招一式直到爷爷认为满意为止。就这样“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一练就是十二年,打下了坚实武功基础。

1957年李德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管理专业,这是全国著名的一所大学。他本来的理想是毕业以后作一名出色的经济师,然而他的体育才华引起了学校的注意。他在学校是优秀的短跑跨栏选手和摩托车运动员,并且代表学校取得了北京市大学生太极拳比赛冠军。在他身边带动了一大批武术爱好者,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太极拳热。学校决定在体育课中增设太极拳内容,聘请他毕业以后留校做体育教师。爷爷,父亲,叔叔都鼓励他继承家业,做家族中第三代武术接班人。这样的背景下终于使李德印走上了武术事业的人生。

让太极拳走进大学课堂和千家万户

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体育项目,然而在大学校园里却长期被冷漠。不少学校认为它“神秘难学”“江湖体育”不适合大学生拒绝列入教学之中。李德印却认为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兼修,自然协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现代生活中安全有效的健身手段。做一名中国大学生不了解武术和太极拳是中国体育教育的失误,也是对民族文化的菲薄。在学校的支持下,他把简化太极拳列为学生体答铅育必修课,使大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接受轻松愉快的太极拳学习。同时在课余开展了“打拳,做操,跑步”为中心的体育活动。每天清晨和课间随着太极拳音乐翩翩起舞,成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普及内容。两年以后他组织的学生武术队一举夺得了北京市大学生武术比赛的13块金牌和团体冠军。

学校教学之余李德印还热心效力社会活动。从1975年开始,他担任了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和北京市太极拳指导组长的工作。在市体育总会领导下,他团结武术同仁在全市建立了200个太极拳辅导站,培训了上千名太极拳辅导员。中国自古就有“闻鸡起舞”的健身传统,每天清晨这些辅导员分布在各个公园,广场义务指导群众练太极拳,在现代都市的紧张生活中,为千家万户送去健康和温暖。

为了有力地推动太极拳开展,他邀请作曲家创编了太极拳和太极剑音乐,编写了多种教材,开展了电视教学和全市太极拳交流评优活动。

李德印为太极拳的普及倾注了大量心血,十年如一日地义务指导。他的教学深入浅出,教法生动,热情耐心,连续十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太极拳辅导员,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称他为“辅导员的辅导员”。不久前北京市万名太极拳爱好者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24式太极拳的大型表演,大家来自四面八方,彼此配合默契,动作优美一致,通过电视转播向全国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让古老太极拳造福当代,传向世界

中国太极拳历史久远,扎根民间,李德印为了探求太极拳的真蒂,他几度拜访少林寺,武当山向修炼高深的主持和道长求教。为了深入全面领会太极拳,他虚心地向老一辈武术家学习,向李经悟学习陈式太极拳,向徐致一学习吴式太极拳,向孙剑云学习孙式太极拳,向郝家俊学习杨式太极拳和推手,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学习继承传统的基清闭好础上,他整理出版了杨式太极剑,武当太极剑,主编了全国第二套太极拳教材---四十八式太极拳。在整理编写和教学指导中,他既保留了太极拳的传统特点又把握了现代生活的需要群众更科学,更方便地学练。例如他发现不少人打拳中配合呼吸难以掌握,他便仔细研究了太极拳气沉丹田的运气要领,总结出一套在自然平稳的前提下,结合动作和劲力变化,采用拳势呼吸,自由呼吸和调整性呼吸交替运用的规律一些人克服憋气和浮气现象。再如他针对多数初学者时间紧,难记难学的状况,编写了分解教学口令,采用动作分解与连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青年人记忆好,贪多求快的特点,他从基本功,基本规格上从严要求。对年纪大,体质差的人他以鼓励为主,树立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注重健身效果,区别对待。对一些受门户之见,江湖说教影响的人,他进行武德教育和科学分析,使他们摆脱争强斗胜,妄自尊大,玄虚迷信的心理,他对每个学员都倾注了爱心,把教好太极拳造福大众,看做自己的天职和对社会的回报。

为了使更多的国际朋友了解和学习中国太极拳,从1975年开始,他和几位老师一起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开办了太极拳学习班,参加的人有各国驻华使馆官员,专家,商人和他们的家属。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五十多个国家600多人参加了学练。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赞不绝口,他说“历史上中国荔枝传到我国,成了人民喜爱的水果,今天我要把太极拳带回去,使它成为我国人民喜爱的运动”。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在北京的时候也参加了学习班,她在结业典礼上,高兴地代表美洲学员做了汇报表演,然而谁也没有发现这时的李德印在路上不慎脚骨骨折,他忍着剧烈伤痛,坚持到场参加学员的毕业典礼,直到学生离去,汗水湿透了全身,他才请来医生包扎治疗。

1981年李德印受北京市的派遣赴东京传授太极拳,与日本太极拳爱好者结下了深厚友谊。20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到日本教学访问,向他学太极拳的上至日本首相,议员,自民党干事长,下至平民百姓,青年学生,近万人次,成了日本太极拳爱好者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位八十三岁的老妇人拉着他的手感谢的说“中国太极拳治好了我的脑软化症,使我重新站立起来,我要争取在八十八岁亲自到北京天安门练一套88式太极拳”。1982年前日本首相铃木善幸到中国访问的时候,特别约见李德印等老师到下榻宾馆一起打拳,成了两国报纸的重要新闻。1990年在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李德印亲自指挥了1500名中日两国太极拳爱好者作了联合精彩表演,开创了太极拳大型国际合演的先例。

除日本外李德印还多次到英国,美国,瑞典,瑞士,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传授拳艺,澳门现任行政长官何厚华在欢送宴会上向他赠送了银盘,对他表示“欢迎你再来澳门帮助我们提高太极拳水平”。

使太极拳比赛与现代体育接轨

李德印是最早一批获国际武术裁判称号的人,他的证书是002号。多年来他担任了中国武术协会裁判委员会委员职务,为使太极拳比赛不断完善,成为一项现代体育竞技,他多次参加了太极拳和武术竞赛规则的修订,坚持比赛要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和科学的评分方法。他认为竞技太极拳必须区别于健身太极拳。前者应在规则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执行同一尺度。后者在健身实效面前应该承认差别,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律。传统太极拳限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地域上,流派上的差别,标准各异。作为竞技太极拳,就要找出太极拳的共性,订出共同遵守的量化标准,确立竞技的可比性,才能推动太极拳比赛的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设计和被国际比赛接受,证明了李德印的武术观点和努力得到了普遍认同。

在国际裁判员培训班上,他多次被聘为讲师,反复向学员讲解规则 和裁判方法,使大家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和尺度,为各国培训了大批武术人材,其中不少人成了各国太极拳骨干。

在担任亚洲运动会和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裁判长的时候,他反复强调裁判员要公平执法,不打照顾分,人情分,印象分,坚持杜绝武术比赛中论资排辈和一切不正之风。李德印的高尚品德和行为,使他数度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优秀裁判员称号。

为了不断提高太极拳运动水平,李德印对年青运动员给予了热心指导和严格训练。多次获得全国和世界比赛太极拳冠军的中国优秀运动员苏自芳,高隹敏,陈思坦,王二平,孔祥东,范雪萍,邹云健等几代选手,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曾经受到他的指导和训练。日本运动员森田久子,从一名普通家庭主妇和太极拳爱好者,经过李德印的多年培训和本人努力,一举成为日本和亚洲武术比赛的太极拳冠军,充分证明了他的训练水平和魅力。我在美国和中国也有幸多次接受李老师的指教,他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的缺点和努力方向,手把手地示范讲解技术要领,使人有“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虽然我在训练中练得腰酸腿疼,然而经过李老师指导,使我方向明确,理解提高,对今后充满了信心。李老师不愧是一名教授级的太极拳大师。

创编新套路

为将太极拳运动引向深入,国家体委1976年组织创编了48式太极拳套路,并于1989年组织创编42式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李德印是这两种套路的主编者之一。

1990年北京亚运会,武术首次成为国际体育比赛项目,身为太极拳比赛裁判长的李德印圆满完成了任务。

拳架需和推手配合

李德印最关心太极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他说,有些学校对开展太极拳运动尚未落实,有些地区只把太极拳当作老人保健用,这都需要改进。更重要的是,作为太极拳运动的重要方面———太极推手需得到重视和推广。太极拳不是单纯的医疗体育项目,而是一种武术。讲究听劲化劲、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的太极推手,对锻炼灵敏反应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太极拳架只有和推手配合练习、协调发展,太极拳运动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杨氏24式简化太极拳精讲

李德印大师曾主讲的《杨氏24式简化太极拳精讲》,做了详细的讲解和动作示范,动作示范还有多项太极拳冠军邱惠芳。让喜爱太极拳的人们深刻体会到了太极拳的美!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李德印24式太极拳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窝牛号的其他内容。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