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月亮是张爱玲的品性,是她文章的格调,也是女性世界失意的记录者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金锁记赏析,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月亮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用的意象,欣赏中国文学离不开对月亮的欣赏。

自古文人多爱月,而爱月的女文人更多,且爱得痴迷。

张爱玲自己也说,她是和月亮共进退的人,因此,她看月亮的次数比世上所有的人都多,故而她的文字世界里,月亮绵绵地纠缠着她,空灵地引领着她,清高地提升着她。

张爱玲在她的作品中,频繁使用月亮意象来表情达意,并以此寄托对她对人生的独特体认。

今天我们打开张爱玲的作品,其间关于月亮的意象俯拾皆是,有些如蜻蜒点水般一笔带过,有些则浓墨重彩,精雕细琢,无不流淌成 一条动人的月亮河。

一、张爱玲太爱写“月亮”了

1、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既是家族、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女性世界失意的记录者。通过对张爱玲不同作品中不同月亮意象的品赏,可以发现她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一种苍凉循环而非进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始终秉承着中国古典诗词中将人生缺憾、世事忧患诗意化、审美化地呈现为艺术的传统来书写月亮,并由此传达出一种苍凉循环而非进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作品《倾城之恋》。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棱。 十一月尾的纤月,仅仅是一钩白色,像玻璃窗上的霜花。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可以浓缩为“婚姻”、“爱情”两方面,而在对爱情的书写中,她一走上文坛,就带着对爱情幻想的不屑嘲弄,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张爱玲有着完全相反的爱情表达。在她的笔下是现实的,更是悲凉的。她揭示了爱情只是一种女性对男性经济的依附关系,看到了没有经济地位的平等,爱情也将是虚空的神话。

作品《牛》。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被炊烟熏得迷迷蒙蒙,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

《牛》是张爱玲在中学时发表的短篇小说,总共才不过几百字。在这部小说里,张爱玲从她高贵的身世、生活中俯下身来,从她的女性世界里走出来,视点落到了农民身上,开始关注农民的疾苦,表现了她“冷艳”面纱下有着些许的温情脉脉。

作品《十八春》。今天晚上有月亮,稍带长圆形的。像一颗白净的莲子似的月亮,四周白蒙蒙的发出一圈光雾。对过有一个黄色的大月亮,低低地悬在街头,完全像一盏街灯。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

《十八春》写了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讲述曼桢与世钧,翠芝与叔惠的综错却并不复杂,然而一直错过的爱。小说从男主角沈世钧的立场回忆往事,以沈世钧与顾曼桢的悲欢离合为轴心,描写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在乱世睽隔中阴差阳错。

2、月亮是张爱玲的品性,是她文章的格调,也是她古典气质心性的书写偏好。月亮情结显示出张爱玲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通过对张爱玲作品中不同月亮意象的品赏,可以发现她始终秉承着中国古典诗词,将人生缺憾、世事忧惠诗意化、审美化地呈现为艺术的传统来书写月亮,并由此传达出一种地道的古典韵味。

作品《半生缘》。两个人一个面朝外,一个面朝里都靠在栏杆上。

今天晚上的月亮,稍带长圆形的,像一颗白净的莲子似的月亮四周白蒙蒙的发出一圈光晕。人站在阳台上,在电灯影里,是看不见月色的。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改名为《半生缘》。

女性与命运一直是张爱玲所擅长的主题,在《半生缘》中,这一主题意象更是被赋予了人性的体认。张爱玲对人生的体味和女性悲剧命运的敏锐洞察力与小说中营造的悲凉故事世界是难解难分的。她对世俗生活的喜爱以及悲观绝望的人生观使得《半生缘》中描写的烦人俗事回荡着浓浓的悲凉情调。书中所展现的不止是一场爱情悲剧,更是一场女性命运悲剧。

《半生缘》对《十八春》的改写,凸显了张爱玲新的艺术构思,是张爱玲式“倾城之恋美学”的灿烂重现,虽《十八春》同源共根,结出的却是不同的更为艳异的果实。

作品《沉香屑》 。小说创作于1943年,分为《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两部。“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作品《沉香屑 第一炉香》。那时天色已经暗了,月亮才上来,黄黄的,像玉色缎子上,刺绣是弹落了一点香灰,烧糊了一小片。 那天晚上,果然有月亮。乔琪趁着月光来,也趁着月亮走。月亮还在中天,他就从薇龙的阳台上,攀着树桠枝,爬到对过的山崖上,丛林中潮气未收,又湿又热,虫类唧唧地叫着,再加上蛙声阁阁,整个的山洼像一只大锅,那月亮边是一团蓝阴阴的火,缓缓地煮着它,锅里水沸了,骨嘟骨嘟的响。

作品《沉香屑 第二炉香》。摩兴德拉的窗子外面,斜切过山麓的黑影子,山后头的天是冻结了的湖的冰蓝色,大半个月亮,不规则的圆形,如同冰破处的银灿灿的一汪水。不久,月亮就不见了,整个的天全冻住了;还是淡淡的蓝色,可是已经是早晨。

二、赏析张爱玲中篇小说《金锁记》中的"月亮"

张爱玲的世界中月亮的意象俯拾皆是,而把月亮这一意象发展到顶峰,则当推《金锁记》。

翻译家傅雷:“(《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中国旅美文学评论家夏志清:“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

张爱玲的“月亮”是处于小说文本中心位置的主导意象,对全篇具有统摄作用。月亮意象在小说里出现20处,太阳意象出现13处,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多重所指。

月亮意象象征寓意的透射,在围绕自身生发衍变的同时,又与"太阳"意象相辉映与逆变,构成小说的整体意象模式,展开多方面的意义延伸。它们的逆变和辉映,透射出七巧、芝寿、长安三个女性人物复杂的心理蕴涵,从历史维度揭示出在父权统治男性中心社会里女性扭曲、畸形而惨痛的真实心态。

《金锁记》作品中,关于月亮意象的六次重点描述。

1、营造了作品忧伤的氛围,导引了小说情节的展开。“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点凄凉。”

2、暗示了家族的、命运的没落。“天就快亮了。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

3、长安的月亮,悲哀的氛围。是长安退学前的那一夜,“长安爬下床来,半蹲半坐在地上,从枕边摸出一只口琴偷偷摸摸地吹起来。竭力地按捺着吹,她接不上气来,歇了半晌。这时候窗子外面月亮出来了:窗格子里,月亮从云里出来了。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街灯淡淡的圆光。“

4、阴郁的变态氛围。曹七巧让长白给自己烧一夜鸦片,不让他和芝寿同房。半夜三更的烟榻上,母子对抽鸦片,取笑可怜的芝寿。“起坐间的帘子撤下送去洗濯了。隔着窗玻璃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 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 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

5、变态的月亮,芝寿的恐惧。是长白陪曹七巧抽大烟,芝寿独守空房,“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漆黑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

6、小说的结尾,呼应开头,锁定小说整体氛围,使小说意蕴更加丰厚隽永。“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月亮是张爱玲的品性,是她文章的格调,也是女性世界失意的记录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