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答案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兰亭集序知识点,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整理

答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希望能的到财富,有的希望得到快乐,也有的希望得到一个家。而我的愿望却很小很小,我只希望能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了,静静的静静的遨游在书海的世界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 句子 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旅码(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 一

⑴ 若合一契(一起)

⑵ 其致一也(一样)

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做档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拆胡哪,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六.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文化 或文人。

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5.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七.涉及 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整理相关 文章 :

★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 兰亭集序高考知识点整理

★ 兰亭集序知识点

★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案

★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案设计大全

★ 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随堂练习及解析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 高中语文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归纳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 兰亭集序的文言句式

兰亭集序文学常识整理

答1. 兰亭集序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文学常识 1.兰亭集序中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总结

词句注释 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

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 *** 。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

贤:形容词做名词。毕至:全到。

毕,全、都。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

激湍:流势的水。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

映带,映衬、围绕。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败搜做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

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这一天。惠风:和风。

和畅,缓和。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极:穷尽。

信:实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察衡相交往。

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

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

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qǔ)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

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暂:短暂,一时。

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一本有“曾”在句前。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之,往、到达。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迁,变化。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

系,附着。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

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

兴,发生、引起。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化,自然。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喻:明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

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

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漏昌,都是庄子的看法。

出自《齐物论》。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斯文:这次 *** 的诗文。

[1] [2] [4] [5] 白话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

2.请告诉我《兰亭集序》关于序的文学常识

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 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

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等,前面都有一段序。 扩展资料序风是文风的一个方面。

有少数人碍于情面,逢面作“序”,由于没有认真读过原稿,只好七拉八扯罗列琐事,或兴之所至地铺演轶闻,结果序和正文常常是风马牛不相及,有序等于无序。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文风。

序大都是夹叙夹议。偏于叙的,有散文的特点;偏于议的,有论文的特点。

散文也好,论文也好,都要言之有物。散文要以材料的丰富和文笔的多姿见长,论文则要以论点的深刻和分析的透辟取胜。

在各种应用文体中,序是具有较大的文学价值或史料价值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序。

3.请告诉我《兰亭集序》关于序的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到底是一种什么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呢?

现代人所说的序,是一种写在书或诗文前面、申述其写作因由、内容、体例等事项的应用文体,也写作“叙”或“绪”。上文所举的《〈呐喊〉自序》以及本文后面所附的张岱年先生的序都属于这一类。

可是,古代的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古人所说的序包含的意思比今天要丰富得多。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在序的家族中还有“小序”、“引”等变体。所谓“小序”就是诗文前叙述感兴或缘起的短序。明代人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中说:“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引”也是一种简短的序,《文体明辨》中解释说,“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柳宗元曾作过《霹雳琴赞引》的文章。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跋出现于唐代,时称“题某后”或“读某”,如李翱的《题燕太子丹后》、韩愈的《读荀子》。欧阳修最早称这种文章为跋,其《集古录》有“跋尾”若干篇,附在他珍藏的碑文之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但,清代的姚鼐认为赠序类者,乃“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单独列出“赠序”一类。赠序晋代已有,如傅玄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的《赠李二郎诗序》等,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另外,还有一个看似与序跋之序有关,实则毫无干系的名词——序论。序论不是文体,而是议论文开头的提出问题部分。它和本论、结论构成议论文的基本框架。

4.请告诉我《兰亭集序》关于序的文学常识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等,前面都有一段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 、《临河序》、《禊序》和《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中年时的得意之作。

5.兰亭集序中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总结

词句注释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

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 *** 。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

贤:形容词做名词。毕至:全到。

毕,全、都。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

激湍:流势的水。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

映带,映衬、围绕。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

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这一天。惠风:和风。

和畅,缓和。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极:穷尽。

信:实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

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

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

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qǔ)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

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暂:短暂,一时。

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一本有“曾”在句前。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之,往、到达。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迁,变化。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

系,附着。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

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

兴,发生、引起。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化,自然。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喻:明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

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

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出自《齐物论》。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斯文:这次 *** 的诗文。

[1] [2] [4] [5] 白话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

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

6.兰亭集序文化常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到底是一种什么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呢? 现代人所说的序,是一种写在书或诗文前面、申述其写作因由、内容、体例等事项的应用文体,也写作“叙”或“绪”.上文所举的《〈呐喊〉自序》以及本文后面所附的张岱年先生的序都属于这一类. 可是,古代的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古人所说的序包含的意思比今天要丰富得多.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在序的家族中还有“小序”、“引”等变体.所谓“小序”就是诗文前叙述感兴或缘起的短序.明代人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中说:“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引”也是一种简短的序,《文体明辨》中解释说,“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柳宗元曾作过《霹雳琴赞引》的文章.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跋出现于唐代,时称“题某后”或“读某”,如李翱的《题燕太子丹后》、韩愈的《读荀子》.欧阳修最早称这种文章为跋,其《集古录》有“跋尾”若干篇,附在他珍藏的碑文之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

7.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古今异义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古义:代词,这。今义:表判断4.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文中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7.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8.向之所欣古义:过去,从前。

今义:对着9.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 *** 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修辞修辞手法:互文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句式a) 判断句修禊事也死生亦大矣其致一也b)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c)省略句映带(于)左右列坐(于)其次悟言(于)一室之内放浪(于)形骸之外引以(之)为流觞曲水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

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意动用法。

3.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意动用法。4.死生亦大矣。

大, 大事,形容词作名词。5.映带左右。

环绕,名词作动词。6.一觞一咏。

喝酒,名词作动词。7.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使……奔驰, 动词的使动用法。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9.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10.仰观宇宙之大。形容词作谓语。

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一起。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将。

视为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 进步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6、修守战之具:整治7、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4、期(jī)年之后:周、满 、满一年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七)之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八)犹1、还,而且,仍然。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好像。

例:亦犹今之视昔通假字趣舍万殊 “趣”通“趋”或“取”, 趋向,取向。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成语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这里。毕:全。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陡。岭:山。

字面意义:高大险峻的山岭。崇山峻岭:形容山高大、险峻,十分陡峭。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

形容时间极短。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答《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兰亭集序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兰亭集序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杂文砍一常ㄋ裕汗乓澹褐赣美矗唤褚澹罕硪蚬叵盗剩�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兰亭集序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兰亭集序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和慎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一

⑴ 若合一契 (一起)

⑵ 其致一也(一样)

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团郑…)

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兰亭集序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塌棚颂语后置

⑴仰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以为

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5.所以

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品类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赤壁赋》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⑵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2.古今异义

(1) 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 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 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 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3) 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5)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

4.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

(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4)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哀吾生之须臾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4) 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5)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6)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7)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

3.于

(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 语气词,表示疑问,呢。 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5) 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

(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三、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固一世之雄也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四、成语

羽化飞天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横槊赋诗

逝者如斯 杯盘狼藉 如泣如诉 遗世独立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一词多义

1. 乃

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

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

7.以

①由山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③往往有得。 得:动词作名词, 心得,收获。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五、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有关兰亭序的五大常识

答1.有关于兰亭序的知识

王羲之/兰亭序: 在我国书法史上,有一篇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匹的“天下第一行书”,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羲之(公元三二一~三七九年),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人,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他七岁开始学书,先后从师于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和叔父王 ,以后又博览了秦汉篆隶大师淳古朴茂的精品,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晚年书法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兰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兰亭序》晋朝人叫《临河序》,后人又称为《修禊序》、《禊帖》、《兰亭诗序》,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据说,东晋永和九年(公元三五三年)三月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流觞饮酒,赋诗唱和。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王羲之回家后又重写了数十遍,皆不如原稿,所以他自己也特别爱重,交付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无嗣,交弟子辩才保存,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了《兰亭序》,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让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摹拓十本以赐近臣,死后把真迹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看到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最逼真的是冯承素摹本,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又称为“神龙本”。郭天赐谓“神龙本”“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兰亭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所以明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最难能可贵的好搜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据史料记载,东晋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王羲之称病辞官离郡,遍游东南山水,行至嵊州金庭,为秀丽山水吸引,乐而筑室,安居于此,在这里度过了晚年,并归葬于金庭瀑布山麓。古往今来,王羲之的金庭故居和临沂出生地、绍兴成名地一样为世人所敬仰。

嵊州市王羲之故居景区面积达30平方公明前里,设金庭观历史文化保护区、书法朝圣区、山林田园风光区等4个主景区,以形成集中外书法交流、朝圣、修学、研究与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现新建、重修的金庭观、三清殿、右军祠与书圣后裔聚居地———华堂古村等,已初步形成以书法朝圣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区。

2.兰亭集序文化常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到底是一种什么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呢?

现代人所说的序,是一种写在书或诗文前面、申述其写作因由、内容、体例等事项的应用文体,也写作“叙”或“绪”.上文所举的《〈呐喊〉自序》以及本文后面所附的张岱年先生的序都属于这一友槐历类. 可是,古代的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古人所说的序包含的意思比今天要丰富得多.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在序的家族中还有“小序”、“引”等变体.所谓“小序”就是诗文前叙述感兴或缘起的短序.明代人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中说:“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引”也是一种简短的序,《文体明辨》中解释说,“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柳宗元曾作过《霹雳琴赞引》的文章.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跋出现于唐代,时称“题某后”或“读某”,如李翱的《题燕太子丹后》、韩愈的《读荀子》.欧阳修最早称这种文章为跋,其《集古录》有“跋尾”若干篇,附在他珍藏的碑文之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

3.王羲之与其《兰亭序》的相关知识

王羲之/兰亭序: 在我国书法史上,有一篇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匹的“天下第一行书”,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王羲之(公元三二一~三七九年),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人,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他七岁开始学书,先后从师于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和叔父王 ,以后又博览了秦汉篆隶大师淳古朴茂的精品,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晚年书法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兰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4.兰亭序的五大摹本

1、《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2、《虞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

3、《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

4、《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5、黄绢本。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5.请告诉我《兰亭集序》关于序的文学常识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等,前面都有一段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 、《临河序》、《禊序》和《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中年时的得意之作。

6.兰亭序的五大摹本

1、《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2、《虞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

3、《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

4、《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5、黄绢本。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7.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古今异义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 古义:代词,这。今义:表判断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文中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7.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8.向之所欣 古义:过去,从前。

今义:对着9.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 *** 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修辞 修辞手法:互文 例: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句式 a) 判断句 修禊事也 死生亦大矣 其致一也 b) 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c)省略句 映带(于)左右 列坐(于)其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于)形骸之外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

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意动用法。

3.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意动用法。4.死生亦大矣。

大, 大事,形容词作名词。5.映带左右。

环绕,名词作动词。6.一觞一咏。

喝酒,名词作动词。7.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使……奔驰, 动词的使动用法。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9.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10.仰观宇宙之大。形容词作谓语。

一词多义 (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一起。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将。

视为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 进步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6、修守战之具:整治7、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 (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4、期(jī)年之后:周、满 、满一年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七)之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八)犹1、还,而且,仍然。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好像。

例:亦犹今之视昔 通假字 趣舍万殊 “趣”通“趋”或“取”, 趋向,取向。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成语 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这里。毕:全。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陡。岭:山。

字面意义:高大险峻的山岭。崇山峻岭:形容山高大、险峻,十分陡峭。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

形容时间极短。

8.求【兰亭序】及其相关资料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

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

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

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

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时期人。

祖居琅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 江绍兴),遂为绍兴人。王羲之故居位于绍兴城内蕺山脚下的戒珠寺。

在绍曾任会稽内史,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在他任职期间,薄功名利禄,为人耿直,关心百姓疾苦,是一个务实为民的清官。

同时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卒年59岁,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

羲之生七子,均有书名。幼子献之得羲之真传,书法不下乃翁,世称“小王”。

王羲之7岁拜师于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叔父五广,勤学苦练,后又遍学李斯、钟繇、蔡邕、张昶等书法家,并博采众长,自辟蹊径,自成一体。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据说在梁武帝曾收集他书一万五千纸,唐太宗遍访王书,得三千六百纸,到宋徽宗尚保存二百四十三纸。

现传世墨迹,寥若晨星,真迹无一留存。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

他的行书名品《快雪时晴帖》唐钩填本,现为台湾故宫慱物院收藏。 《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并为稀世之宝,合称“三希(稀)”,乾隆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

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书法中影响最大是《兰亭序》,也是书法史上一段千古传奇的故事: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

在他去世前8年,也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褉,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42位名士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置,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倘若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觥。

明·文征明《兰亭雅集图》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 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

序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慨。

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

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

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 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

如出现的20个“之”字,名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宋代米芾在题《兰亭》诗中便说:“廿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拟。”。

重字尚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 在唐太宗之前,王羲之书法就为人称道梁萧衍《古今书人评优劣评》:“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解缙在《春雨杂述》中说:“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

9.兰亭集序全文知识梳理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 *** 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 《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 《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 《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 《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 《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 "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此后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也有人认为兰亭之会是讨论军事的秘密会议,是以书法之名掩人口目。无论如何,其书法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我建议你去搜一下《兰亭序》的内容简介,这样就清楚了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答《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二)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

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

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

B.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C.形容词作动词:

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

粗漏(三)古今异义词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

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4.信可乐也(信,大凳槐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

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

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四)一词多义

1.之:

所之既倦(动滚友词,意为“往”,到达)

以之兴怀(代词)

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独立性)

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2.修:

茂林修竹(意为“高”)

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虽:

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

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死生亦大矣。(语意山构成判断)

B.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于欣于所遇。

③终期于尽。

④不能喻之于怀。

2.定语后置: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窝牛号关于兰亭集序知识点就整理到这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