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关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的一些推荐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公元前483年出生),卒于公元前402年。

【出处】《资治通鉴》 周纪一

【原文】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译文】孔伋,字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在底层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能不任用他。”孔伋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譬如,一根非常粗壮的优质木材,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绝不会扔掉它。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的时期,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卫国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4君。

【解读】先来说说子思的其人其事。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史记》中记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据考证,子思的生平大概是公元前483到前402年间,八十岁左右去世。这次子思言谏言的时间是公元前377年,子思早已去世25年,就算活着,也是生活不能自理的百岁老人。

这段时光倒错的神来之笔,司马光意欲何为?子思在后世儒家中地位很高,是大儒曾参的弟子,又是明儒孟子的老师,还是圣人孔子的孙子,可谓儒家道统的正统传承人。更重要的是,他是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的转接点,是孔子的正名和周礼向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转向的中间人。而《孟子》里的很多思想,就是通过子思的嘴说出来的。历史上,孟子的学术地位并非现在这样高,而汉朝占主流的更是荀子的思想,直到宋朝儒学的复兴,孟子的地位才被提高到亚圣的位置。在南宋理学集大成的朱熹眼里,孟子早已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四部著作,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也成为“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样的师徒关系,实际代表了儒家道统的继承关系。所以说,子思的观点,也就是司马光的观点。要时刻记住,《资治通鉴》是给皇上看的,作者要让皇上学习和掌握怎么治理国家,以史为鉴,而不是教育普罗大众的。

其实,司马光的穿插不但非常艺术,而且穿插在两个著名的反例之间,其用意不言自明。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司马光不但极力推崇而且极力论证儒家的用人思想,就是用人不可吹毛求疵,要懂得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决策中要有不同的声音,不能自以为是,进而兼听则明。其实,这是中庸之道的一种阐述,即不要刻板地制定规则,而是在动态中把握合适的度。那么,在用人上,容忍污点要容忍到什么度?在决策中,群臣的意见要听到什么范围?如何把握这个度,则直接考验着君王的统御水平。

首先,司马光引述魏文王用吴起的故事,来论证用人不可吹毛求疵。吴起投奔魏国的时候,“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面对贴着太多道德标签的吴起,魏文侯不但没有任何犹豫,而且非常坚决,历史也证明这个决定是极其英明的。

其次,司马光又引述齐威王治理朝政的故事,来阐述决策中的兼声则明。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说:朝中都说你坏话,但我派人暗自查访发现即墨治理非常好,这只能说明你没有巴结朝中权贵,替你说好话,随后对即墨大夫“封之万家“。他又召东阿大夫说:朝中都说你好话,但我派人暗自查访发现阿治理非常差,这只能说明你花重金买通我左右的人,替你说了太多的好话。当天,齐威王就把东阿大夫以及替他说好话的朝臣给煮了。“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试问,如果吴起后来拥兵自重,造反怎么办?如果即墨大夫买通暗自查访的人,陷害阿大夫怎么办?所以,道理是那个道理,实践起来却是个高深的学问,很难真正做到“不偏不倚”。谁做的到了,谁就是后世明君。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谏言时,宋朝十分强盛,北拒契丹,南服四夷,跨海往来商贸,手握世界最大经济总量。太平盛世,德行非常重要,选官用官更要首先考量德行,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会产生很严重的社会影响。但是,子思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乱世出枭雄的年代,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才能也显得比德更重要。毕竟,你再有德行,没有救赎民众的本事,也只能成为一具有德行的死尸而已!因此,对战国时期的诸侯来说,需要做到“含垢藏疾、君之体也”,而不能一味地求全责备。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庸之道在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变通,不能一味地传承守旧,而是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接着说说卫国的悲惨历史和卫公的反面形象。卫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的封地,公室姓姬。武王伐纣成功后,殷商故地分给纣的儿子武庚,并派蔡叔、管叔负责日常监督。武王死后,三个人合伙造反,最终遭周公旦诛灭,随后把殷商故地重新分成两个,一个分封给周王室的康叔,称为卫;一个分封给纣王的长兄殷商王族的微子,称为宋。也就是说,卫国的普通百姓是商族,贵族是周族。

卫国延续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虽然有过短暂的亡国时期,但也算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还是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疆域大致在黄河以北的冀豫鲁交界处,先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平王东迁时,曾出兵勤王平戎。卫国也走出很多稀世能臣武将,包括商鞅、吴起、吕不韦,任何人都可以让卫国雄霸一方、抗衡七雄,可惜都没有机会为自己的国家效力,反倒帮助秦、魏、楚强大起来,相应削弱了卫国的力量。卫国还出了孔子最著名的弟子子贡、子路,著名刺客聂政、荆轲。公元前254年,魏国灭卫,领地成为封君之地。后来,连统一中国的秦始皇都放过了它,直到秦二世的时候,卫君才被贬为庶人,卫国灭亡,也算善终。

子思劝谏的,应该是卫慎公,但其死于前383年,而故事发生是前377年。显然,司马光也意识到时间对不上,继而把卫侯的名字删除了,硬把几十年前发生的故事塞到公元前377年。其实,卫慎公也不是什么正面形象。“怀公十一年,公子穨弑怀公而代立,是为慎公。”没过多久,卫国就由公贬为侯,再过几年又贬为君,领地只剩濮阳一个地方。卫国一向人才济济,反倒逐渐被周边国家挤兑,最终走向了衰亡。这,也许是司马光拿来当反面教材的真正原因吧!

当时,卫国人才济济,大名顶顶的吴起是卫国人,而紧随其后的商鞅同样是卫国人,但都难以得到思想僵化保守的卫国信任重用。正在卫国游历的著名思想家子思,知道卫国的苟变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但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就对卫侯推荐苟变,说:“他非常有才能,至少可以统领五百辆战车!”春秋战国时,“五百辆车”军队规模是什么样?一般情况下,一辆车搭载甲士3人,跟随步卒72人,后勤保障人员25人,共计100人。“五百辆车”就要用到5万人。再往前推,周武王伐纣,也仅仅动用300辆战车,不怕死的勇士3000人,还有步兵不足五万。这,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车战。苟变能领“五百辆车”,其本领一定杠杠的。

卫侯则回答说:“我知道,他是个难得的将才,然而苟变曾经做过底层官吏,在征税时吃了百姓两个鸡蛋。因为这样的污点,所以不敢重用他。”古训有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是说,世上根本就没十全十美的人才,是人都会有缺点,这方面长了,那方面可能就短了。在现实中,用人者常常对人才求全责备,甚至以瑕掩瑜,容不得其有缺点瑕疵。用这样苛刻的标准选取和要求人才,很可能会失去真正的人才。

闻听卫侯因小过而弃大才的粗浅理论,子思耐心地劝谏道:“圣明的君主选拔官吏,应该如同高明的木匠选用木材,取用它的长处,抛弃它的短处。因此,像杞梓这一类合抱粗的珍贵稀缺木料,纵使有几尺腐朽糟烂的地方,高明的木匠也绝对不会因此而抛弃它的。”甚至为了让卫侯心服口服,子思还打了个十分恰当的比方,他把人才比做合抱粗的珍贵稀缺木料,把缺点瑕疵比做木料上数尺的腐朽糟烂之处,该取该舍,道理显而易见。

接着,子思联系当时战乱连年的现实,以及卫国严峻的外部环境,说:“现在,您处在战乱连年的时代,正要选拔可用的人才,而不能因为两个鸡蛋的细微末节,就舍弃了能保卫国家的大将,这件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瞬间醍醐灌顶的卫侯,连连拜谢说:“恭敬接受先生指教啊!”进而,卫侯接受了子思的劝谏,重用了苟变,使之成为卫国的一代名将。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去实现某种目标的带头人。胜败往往取决于这个人,因此这个人的能力是关键。体现领导者能力的优劣,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第一要务,就是知人善任。人才绝不会天生完美,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才,管理者要有胆识、有度量、有格局,既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又要看大节、不苛求。最重要的是,把人才放到能最大限度发挥其长处而避免其短处的岗位上,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

首先,我们从卫侯说的话来引申分析。“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第一,这个人贪财是卫侯看到的?还是别人说的?第二,如果是卫侯看到的,那么就能断定他是贪财的人?人有两种惯性思维,首先如果对一件事物没有任何了解,他对这个事物的判断,往往会倾向于第一次接受到的信息,比如第一印象以及别人告诉他的信息。其次,“眼见为实”。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的时候,眼见就真的为实了吗?未必,但人往往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举个例子,你和别人谈生意,别人开个卡宴过来,身上带个劳力士。你觉得这个人实力不错。但你怎么知道这个人的豪车、劳力士,真是他的,而不是他租来的呢?对于卫侯也是如此。亲眼看到底层官吏贪了两个鸡蛋的可能性不大,就算亲眼所见,也未必就能判定他是个贪财之人。说白了,卫侯根本就不想用他,随便找了个借口。

其次,再来从孔汲的话来分析。第一,贪财与用才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第二,如果这个人应该怎么使用?不可否认,从古到今,不管是官场、职场、商场,用人问题都非常重要,上位者也都有一套识人、看人、用人的方法。有些领导,习惯通过小习惯来观察人,来判断这个人行不行、是否合适。比如,最常见的,约请下属吃饭,进而查看他们的吃相和酒后的样子,来判断谁值得重用、谁能做什么岗位。这些方法或者套路,不能说没用,但要以此来断定这个人能不能用、该怎么用,显然太过草率。

孔汲并没说卫侯看人、用人不对,而是耐心算了一笔账,切入点有两个:第一,用人和用木头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个人能不能重用,不是全面的道德取舍,而是看的长处、使用他的优点。第二,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而忽略了人才,必定得不偿失。

卫侯听了孔汲这番话,到底有没有重用这个官吏?按照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给皇帝看的本意,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不要因为大臣有小瑕疵,就不用他,要用他们的长处,容忍他们的短处和瑕疵。这句话的立场,其实是站在士大夫、官僚集团的立场说话。但是,从皇帝的角度来,那些素材太过单薄,仅仅就是要听取臣子的意见、用人要综合的看?

首先,就是要遵循用人的三个规律。一是用人如器,先看能不能用,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丢掉。二是选择性用,用人关键看这个人才什么地方自己用的上,而不是关注他什么地方自己用不上,人才就像各种各样的砖,根据需要与砖的形状适当安置。三是防御性用。人是一个整体,有优点就会有缺点,在选择用这个人优点的时候,必然也要承受用这个人缺点带来的负面效果。所以,在用这个人的时候,要对他的缺点、风险进行防御兜底。比如,作为员工,他能力极强、但是他有点小贪,就不要把他放到能接触到钱的地方去。综上三点,用人问题,其实并不在于人才到底水平如何,而在于领导对不同人才应该怎么使用?

其次,用人时德才之间如何平衡?用人的德才平衡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甚至是灵活变动的,可以根据用人者的适时需求进行调整。比如,刘邦打天下,对那些来回在他和项羽阵营投降的人,都以礼相待各种笼络。但是,一统天下后,对那些背叛他的,就心非常狠、手也非常辣,包括楚汉相争中救过他的丁公,都被他都找个理由杀了。为什么?因为环境变了,情况变了,刘邦的利益也变了。前者要分化瓦解项羽的力量;后者要提倡对他的忠诚,让别人知道背叛他的后果很严重。再比如,汉武帝和武则天都重用过酷吏,然后又杀了酷吏,一方面用人如器,没用就丢;一方面是各个时期的利益点不同。所以,用人者,当下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重用、提倡什么样的人;一旦需求出现转变,立即把这些人换下去,换上符合自己另一种需求的人。

所谓德与才的平衡,并不是人才的平衡,而是结合自身利益进行平衡。怎么选最符合当下利益最大化,就怎么选。平衡是伪命题,变化才是真命题。比如,南宋时候,宋高宗重用秦桧,难道他不知道秦桧是奸臣?绝对知道!但是,对于宋高宗而言,用秦桧给他带来的利益比不用更大,这就足够了!

这,才是司马光没有写出来的根本原因。司马光作为士大夫、官僚集团的顶尖人物,立场决定了他们理想中的帝王,绝不是权谋手段高超、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们最渴望的,是听话听劝、垂拱而治、完全信任士大夫官僚集团的帝王。或许,在他们的思维中,并不要出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类的帝王。帝王越厉害、越强势,他们这些士大夫官僚集团日子,也就越不好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关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意思的一些推荐》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