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牛号

分析关于"鉴真和尚东渡"的词条

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鉴真和尚东渡,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本文目录1、鉴真东渡的历程是什么?2、鉴真东渡的路线是什么?3、古文"鉴真东渡日本"翻译鉴真东渡的历程是什么?

优质回答鉴真东渡的历程如下:

第一次东渡前,和鉴真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那个和尚恼羞成怒,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地方官员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首次东渡因此未能成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出樱拦海,不是遇到大风,就是被官府阻挠脊誉胡,东渡始终没有成功。

第五次东渡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

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

753年,日本政府派“遣唐使”到中国。他们听说了鉴真的事迹,专门到扬州邀请鉴真跟随他们一起回国。朝廷依然不同意鉴真赴日本。鉴真只能悄悄上船,在日本大使的帮助下,躲过了唐朝官员的搜查。这一次,他们在海上航行了四十多天,终于抵达了日本。

日本天皇听说唐朝的高僧历经九死一生来到日虚液本,大为感动,举办了隆重的仪式来欢迎他,并让他负责统领日本的佛教事务。鉴真在天皇的支持下,开创了日本律宗,建立了正式的戒律制度。公元763年,鉴真在日本圆寂。他的弟子为他雕刻塑像,流传至今。

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用了十二年,经历五次失败,第六次才获得成功。这体现了他为了理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鉴真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流传,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杰出人物。

鉴真东渡的路线是什么?

优质回答鉴真东渡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742年第一次东渡,因弟子间意见分歧而错过了机会。次年十二月第二次东渡,出海不久,船只触礁损坏,又不能成行。第三次东渡,由于有人报告官府,受阻未能成行。

744年,鉴真派弟子秘密购买船只,并以巡礼“佛迹”为名,准备第四次东渡。不料他在扬州的弟子出于对师父的爱护,向官方呈递了阻止鉴真东渡的请求书,官府派兵扣留了鉴真一行,并护送回扬州。

748年,鉴真又开始第五次东渡。由于船只误入海流,又遇狂风巨浪,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鉴真一行过海到了广州,准备北返再次东渡,但由于劳累过度,加上南方炎热,使鉴真患了眼疾,医治无效而失明。

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青河一行在回国时,特意在扬州拜谒鉴真,再次请他东渡。十一月十六日,他们从洲黄泅浦出发了。鉴真所乘船于754年一月十七日到达萨摩国川边郡秋妻屋浦。754年三月二日在盛大隆重的欢迎下进入首都奈良。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扩展资料

鉴真东渡的意义如下:

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勤劳不懈地传播唐代各项文化昌陪成果,带来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物。佛教理论教学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传播,促进了日本佛教、医学、建筑和雕塑的发展,赢得了中日两国人民和佛教界的尊重。

鉴真东渡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佛教在东亚的传播更加广泛,对日本宗教文昌笑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古文"鉴真东渡日本"翻译

优质回答鉴真东渡日本

原文: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槐碧名师,专研戒律。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实僧目盲,唯至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洞或台,授戒法。

译文: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为僧。渐渐长大,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东渡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迷路)。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但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铅颤举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分析关于"鉴真和尚东渡"的词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窝牛号 wwww.93ysy.com   沪ICP备20210363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