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窝牛号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以下关于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学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人大多有文才,但可称“天才”之人并不多。“初唐四杰”的王勃便是公认的“神童”。历史记载,王勃生于陕西,6岁便开始著诗,而且写得还挺好,朗朗上口,文辞工整。估计有的人还知道王安石写的名篇《伤仲永》,文章的主角是一位名叫仲永的天才,5岁便能写诗。这王勃比起仲永,也不遑多让。
两人不同的是,仲永没有坚持学习,浪费了天赋,最后“泯然众人”,变得和普通人;但王勃却始终好学,9岁开始解读为以前的历史学家,颜师古的《汉书》,挑出了整整10卷错误,相当于出了一套书去纠正别人。
《汉书》大家都知道,那么“作注”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给书做解释。毕竟汉书写于东汉,与王勃所在的初唐差了500余年,世事变迁,《汉书》对唐朝人来说,也是一本难读的历史,这才有了“注解”一说。
确切地说,注解和原典,就像我们常说的教材和教辅,教材看不懂,人们就会用教辅帮助学习。而能够做教辅的人,往往是那些旁征博引,有一定治学修养的人。比如宋朝的儒学家朱熹,为儒家的经典《四书》作注,写了一套《四书章句集注》,由于解读太好,非常清晰易懂,直接被皇帝定为科举考试的“制定教材”,以致于元、明、清三代的知识分子争相研读,反而没多少人去看《四书》原典了。
回到王勃这里,他9岁便纠正别人的注解,这正说明他天赋异禀、智慧超过常人。许多人还没走上人生的起跑线,而王勃已经把同时代和不同时代的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一直到16岁,王勃考上科举及第,正式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不过,虽然王勃是少年天才,但他考的是幽素科试及第,幽灵的幽,素雅的素。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才有的人才选拔方式,早期的科目特别多,有秀才、明经、进士等等,包括“幽素”在内有50多种,考试内容也非常复杂。在实践过程中,许多科目不被重视,慢慢成了冷门,最后只留下了明经、进士两科。幽素科就是诸多冷门考试中的一种,相当于现在高考中的推荐保送,一旦出现堪称“神童”“天才”的人出现,就不定期开设一个内部考试,然后招收进朝廷——王勃就是在这种考试中“及第”的,而且保举他参加幽素科的人还是当朝宰相——刘祥道。
原来王勃在14岁的时候,曾经上书刘祥道,讲述政治主张。刘祥道对王勃的策论文章非常欣赏,直呼他为“神童”。王勃15岁的时候还写过一篇《乾元殿颂》,用来歌颂唐高宗建造的乾元殿,辞章十分精彩,写到“黄精吐瑞,潜龙苞象帝之基;紫
{!-- PGC_COLUMN --}
气徵祥,鸣凤呈真王之表”还把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两代人都狠狠夸了一番,高宗看完之后也不禁感叹“奇才”!天才之名却从此流传开来,朝中无人不知。
及第两年之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沛王李贤拜他为侍读。后来他亲哥李弘意外猝死,李贤继任太子,高宗和武则天也特别宝贝这个小儿子。王勃也从一个普通的县级官员,一跃成为未来太子的伴读,受到两代帝王器重。
这时的王勃,何等意气风发,何等未来可期,自然也就肆意狂放起来。毕竟细数历史,也没几个人有王勃这样的待遇——年方十八,宰相保举,天子夸赞,王子做徒。
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写于这个春风得意的时期。
那是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两个行人踱步出城,惹得行人纷纷侧目。两人丝毫不在意旁人目光,其中一个青年笑着拍拍身旁好友的肩膀,请他多多保重。可此去山高路远,远行之人想到接踵而至的离愁别恨,不由得啼哭起来。送别之人见状有些不忍,低下头沉吟片刻,再抬头时一首送别的佳作便脱口而出。
第一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交待了送别的地点。城阙指的是城楼,三秦则是指长安地区,说明王勃正在送友人出长安城。五津代指四川,是当时蜀州岷江上的五个渡口,从风烟中遥望四川,指出了有人所去之地。
这说明当时王勃的心理还是有一些离别愁绪,只是这种感情,与常规的喝一杯酒、折一根柳条不同。它不同在哪儿呢?就在于景物的格局。
比如我们之前讲的,李白的《送韩侍御之广德》“暂就东山赊月色”,又或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一个是山头月色,一个是小城朝雨,和王勃的“三秦”“五津”比起来,的确稍显小气;而王勃写景的格局,衬托了他此刻的心境心情。什么心情呢?
那就是接下来第二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面对离别,王勃也不说伤感,而是说到:在离别的时候啊,我们都是做官漂泊的人啊!这里,其实用了一个很高级的情商技巧,在心理学上叫作“共情”。他没有直说自己心里的感情,而是告诉对方,我和你的感受是一样的。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就会知道这种感觉。有时候,一万句安慰的话,比不上一句“同病相怜”。而这第二联,就营造出那种,好友之间,心绪相连的感觉,给人带来极大的宽慰。
如果你是那位姓杜的青年,又理解王勃诗中的涵义,内心产生共鸣,此刻应该已经感觉好很多了。这首诗的送别之情,已经写得比较完满,到此,就该说再见了。
但这还不算完。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天才王勃啊!如果只是用一些不同的手法描写感情,还达不到他想追求的文学水平。
因此,我们看到了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你这个好友在世界上,即便相隔天涯,都好像相伴左右啊!好友要远去蜀州,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王勃也很清楚,说“再见”其实有些奢侈,事实就是——他们很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因此王勃干脆不说再见,而是把两人的感情升华了,他表达了一层更高的意思:只要我们“宦游人”的心只要连在一起,不管在哪里,都像在身边一样。
这样一来,两人的友情在诗中已经得到升华了,从形体上升到精神,给我们一种“神交”,相忘于江湖的感觉。这也正体现出,古代“君子之交”的那种精神追求。
紧接着,到了最后一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就不要在分别的路口,像小女儿一般掉眼泪了吧!这一句相当于对全诗的总结。因为王勃所表现的志趣,是精神层面的,更大格局的豪情壮志,因此,那种偏向情感、情绪化的表达,比如哭泣、喝酒啊,都不是他的格调。
这其实反映了他内心一些真实想法:离别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论三秦,还是五津,我们这些当官的人,只要志趣相投,心始终是在一起的,不要搞那些儿女情长,应该干脆一些,奔向自己的前程。
这种心态,在送别诗中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明代陆时雍在《唐诗镜》中点评到:“此是高调,读之不觉其高,以气厚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首诗其实是在唱高调,但是又不让人觉得膈应,因为诗文里显出王勃的浑厚的气魄。有魄力之人来唱这歌高调,反倒让人觉得自然,因为他眼中的人生,就是一路高歌、昂扬向上的。
但是话说回来,才高的人,往往又十分自傲,不拘小节。
在写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后不到两年,王勃便因为一篇文章,不小心触了唐高宗的眉头,被逐出长安,开始流浪生涯。著名的《滕王阁序》,便写于这段时光。
关于这篇骈文,还有一个名叫“一字千金”的故事。说的是,当年南昌都督阎伯舆重建滕王阁,在庆功宴上,王勃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紧接着又写了一首《滕王阁诗》,在把诗呈给阎伯舆之后,王勃便起身告辞了。阎大人朗读王勃的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越看越喜欢,正要想着读完全诗之后发表溢美之词,没想到却在最后一句停了下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原来最后一句少了一个字。
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发表各自的高见,有的说可以填一个“水”字“槛外长江水自流”;那个说,应该是“独”字,“槛外长江独自流”。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满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阎大人心里暗想:“这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一头雾水,便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相关解读》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baike.ccv168.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信息
阅读 ()
1 注册微信号怎么注册第二个阅读 ()
2 怎么把照片变成卡通头像阅读 ()
3 手机越充越少电怎么解决